傷寒的特點及典型臨床表現
由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增生反應,以回腸下段淋巴組織增生、壞死為主要病變。
1.腸道病變特點:傷寒好發于回腸下段,以回腸下段集合淋巴結與孤立淋巴濾泡的病變最具特征性。
2.臨床表現:
(1)初期:體溫呈階梯樣上升,病情逐漸加重。
(2)極期:
1)持續發熱;
2)消化道癥狀;
3)心血管系統:相對緩脈(體溫很高,但脈搏卻相對較慢);
4)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滯、反應遲鈍、耳鳴、聽力減退。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和腦膜刺激征,但隨病情好轉而恢復;
5)肝脾大;
6)玫瑰疹:胸腹背部出現淡紅色小斑丘疹,一說玫瑰疹就想到傷寒。
(3)緩解期。
(4)恢復期。
【典型例題】
女孩,7歲,因畏寒、發熱8天,伴納差、腹脹、腹痛,大便每天1~2次,略稀,當地醫院用青霉素治療熱不退轉來。體檢:體溫39.2℃,神志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舌苔厚,心肺無異常,腹略脹,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質軟,經血培養證實為傷寒。關于傷寒,其典型的臨床表現是
A.弛張熱,脾腫大,玫瑰疹,間歇脈,白細胞降低
B.稽留熱,脾腫大,玫瑰疹,奇脈,白細胞升高
C.持續發熱,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白細胞計數減低
D.持續發熱,脾腫大,瘀點,重脈,白細胞計數降低
E.不規則發熱,脾腫大,瘀點、相對緩脈,白細胞計數升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典型傷寒臨床特征有持續性發熱、玫瑰疹、脾大、腹部脹氣、特殊中毒癥狀、白細胞減少等;副傷寒全身中毒癥狀較輕,預后較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