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
創傷的診斷及創口的判斷
1.創傷分類標準
按致傷原因:燒傷、冷傷、擠壓傷、刃器傷、火器傷、沖擊傷、爆震傷、毒劑傷、核放射傷;
按受傷部位:顱腦傷、頜面部傷、頸部傷、胸(背)部傷、腹(腰)部傷、骨盆傷、脊柱脊髓傷和四肢傷;
按傷后皮膚完整性:閉合傷,開放傷;
按傷情輕重:輕、中、重傷。
2.創傷診斷
受傷史:①致傷原因,作用部位;②傷后表現及其演變過程;③傷前情況。
體格檢查:①全身情況;②局部檢查;③對于開放性損傷,必須仔細觀察傷口或創面。
輔助檢查:實驗室、影像學、診斷性穿刺及導管檢查。
3.檢查時注意事項及傷口判斷
(1)如出現窒息、大出血等危重情況須立即搶救
(2)簡化診斷步驟,查體動作輕巧
(3)切勿遺漏隱蔽的損傷
(4)切勿忽視異常安靜的患者
(5)當診斷不明確時,在密切觀察中,盡早確診
4.治療
1)創傷急救:目的是挽救生命
、購吞K;②通氣;③止血;④包扎、固定;⑤轉運。
2)創傷的治療
(1)判斷傷情:A致命性創傷:緊急復蘇后手術治療;B生命體征平穩時:觀察或復蘇1~2小時,做交叉配血及手術準備;C潛在性創傷:密切觀察,進一步檢查。
(2)呼吸支持。
(3)循環支持。
(4)鎮靜止痛和心理治療。
(5)防治感染。
(6)密切觀察。
(7)支持治療。
3)閉合性創傷治療:物理療法或包扎制動
4)開放性創傷處理:淺表或小的傷口無需手術治療,除此之外則需手術治療。注意:傷后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5)清創:時間窗--受傷后6~8小時內;
覆蓋傷口、刷洗周圍;
去除明顯的異物、血塊等,反復沖洗;
消毒鋪巾、清創:由淺入深,徹底止血,反復沖洗;
縫合、包扎、固定:污染重者、超過清創時間窗者開放創口。
6)愈合影響因素
一期愈合:以原來細胞為主,局部無感染、血腫或壞死組織,結構和功能修復良好,多見于程度輕、范圍小、無感染的創面。
二期愈合:以纖維組織修復為主,影響結構和功能恢復,見于程度重、范圍大、壞死組織多,感染未經合理處理的傷口。
全身因素:年齡、營養、心理、免疫、并發癥及合并癥。
局部因素:傷口條件(原因、傷情、感染、位置)。
注意:單純就本知識點而言,可考點較少,需熟悉幾個常見的創傷分類和傷口判斷,考試題型多為A1或者A2題型。
【易錯易混點】
同一解剖部位或臟器的多處損傷叫多處傷。
同一致病因子引起的兩處或兩處以上的部位或臟器的損傷,其中至少一處損傷危及生命,稱為多發傷。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致病因子引起的損傷,稱為復合傷。
練習題:
一、A1型選擇題
1.關于擠壓綜合征的臨床特點中,下列不正確的是
A.擠壓傷是擠壓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同一疾病的兩個發展階段
B.擠壓傷在上肢前臂及下肢最常見,受壓部位腫脹,感覺遲鈍,運動障礙
C.出現以肌紅蛋白尿、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和急性腎衰等為特征的綜合征
D.肢體受壓12小時以上可發生功能障礙
E.一經診斷,立即施行肢體切開減張術,并切除壞死肌組織
二、A2型選擇題
1.女性,26歲。鞭炮廠爆炸時被氣浪沖倒在地,當即感頭痛、耳鳴、眩暈、聽力下降,出現咳嗽、咯血或血絲痰,有憋氣感。傷后1小時送來醫院。查體:T36.7℃,P104次/分,R20次/分,BP128/70mmHg。神志意識清楚,驚恐狀,說話激動。聽力粗測明顯下降,右外耳道有出血。氣管無移位,呼吸動度稍快,雙肺語顫音無明顯增強和減弱,叩診呈清音,聽診可聞及散在的濕性啰音。X線胸片顯示"片狀"或"云霧狀"陰影;颊甙l生的聽器和肺部損傷屬于
A.爆炸傷
B.沖擊傷
C.震蕩傷
D.氣浪傷
E.動壓傷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選擇題
1.D
解析:擠壓傷的肌肉缺血的時間對病程發展有很大影響,肌肉缺血2~4小時可以發生功能障礙。正常體溫條件下,完全缺血6小時,肌細胞出現壞死。肌肉缺血4~8小時,即可發現明顯的肌紅蛋白尿,循環恢復3小時后達最高峰,可持續12小時。肢體持續缺血12小時以上神經肌肉發生不可逆損害。
二、A2型選擇題
1.B
解析:沖擊傷又稱爆震傷,為炸彈、氣浪彈、魚雷、核武器等超高能武器產生的沖擊波所致。沖擊波具有高壓和高速,從爆炸中心向四周空間擴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