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及周期性變化
1.屬于排卵的項目,錯誤的是
A、排卵前出現FSH高峰,是即將排卵的可靠指標
B、排卵時卵泡液中前列腺素達高峰
C、前列腺索可促進卵泡壁釋放蛋白溶酶,有助于排卵
D、卵細胞及其周圍的卵丘顆粒細胞一起被排出的過程稱為排卵
E、排卵前,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成為次級卵母細胞
參考答案: A
解析:排卵前,會出現LH、FSH高峰,LH高峰是排卵的可靠的指標。
2.下列組合,錯誤的是
A、HMG--尿促性素
B、HBV--乙型肝炎病毒
C、HCV--丙型肝炎病毒
D、PRL--胎盤生乳素
E、HCG--絨促性素
參考答案: D
解析:PRL是催乳激素,HPL才是胎盤生乳素。
3.卵巢皮質內約有200萬個始基卵泡出現在
A、兒童期
B、青春期
C、絕經過渡期
D、老年期
E、新生兒期
參考答案: E
解析:胎兒期的卵泡不斷閉鎖,出生時約剩200萬個,兒童期多數卵泡退化,至青春期只剩下約30萬個。
4.屬于雌激素周期性變化的項目,正確的是
A、隨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迅速增多
B、排卵前分泌量逐漸減少
C、排卵后分泌量持續減少
D、黃體萎縮時分泌量急劇上升
E、卵泡開始發育時雌激素處于中等水平
參考答案: A
解析:卵巢開始發育只分泌少量雌激素,隨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迅速增多,排卵前分泌量形成高峰,排卵后分泌量稍減,在月經期達最低水平。
5.判斷排卵日最簡單的輔助檢查方法為
A、孕激素試驗
B、基礎體溫測定
C、子宮內膜活檢
D、檢測血LH值
E、尿孕二醇測定
參考答案: B
解析:基礎體溫測定女性的排卵期,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排卵期計算方法,正常育齡女性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礎體溫較低,排卵期后升高。當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黃體以及分泌較多的孕激素刺激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導致基礎體溫升高,并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下一個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又重復上述這種變化。
6.屬于卵巢周期性變化的項目,正確的是
A、顆粒細胞間血管豐富
B、卵泡內膜層無血管存在
C、卵泡外膜與卵巢間質有明顯界限
D、卵泡外膜細胞演變為放射冠
E、成熟卵泡是卵泡發育的最后階段
參考答案: E
解析:卵泡生長過程分為始基卵泡、竇前卵泡、竇狀卵泡和排卵前卵泡4個階段。排卵前卵泡即成熟卵泡,也稱格拉夫卵泡。為卵泡發育的最后階段。
7.卵巢合成孕激素的部位為
A、卵巢外膜細胞
B、卵巢內膜細胞
C、卵巢門細胞
D、卵巢間質細胞
E、卵泡膜黃體細胞
參考答案: E
解析:孕激素由顆粒黃體細胞、卵泡膜黃體細胞所分泌。雌激素排卵前由卵泡內膜細胞、顆粒細胞分泌,排卵后由黃體細胞分泌,腎上腺皮質亦能分泌少量雌激素。雄激素主要由腎上腺皮質產生,極少量由卵巢間質部分泌。
8.屬于成熟卵泡的項目,錯誤的是
A、卵泡內膜血管豐富,細胞由顆粒細胞衍化而來
B、顆粒細胞無血管,其營養來自外周的卵泡內膜
C、卵丘突出于卵泡腔,卵細胞深藏其中
D、透明帶存在放射冠與卵細胞之間
E、卵泡外膜為致密的卵巢間質組織
參考答案: A
解析:卵泡內膜從卵巢皮質層間質細胞衍化而來,細胞呈多邊形,較顆粒細胞大。此層含豐富的血管。
9.屬于排卵的項目,錯誤的是
A、排卵與卵泡液中的水解酶有關
B、排卵是因卵泡內壓力增大所致
C、排卵與卵泡液中的前列腺素有關
D、排卵發生在月經來潮前14天
E、排卵前卵泡直徑達18~23mm
參考答案: B
解析:排卵是由于體內前列腺素的增加,卵泡液腔的壓力增大,卵巢表面要發生破裂使卵子排出,這一破裂的過程對一些敏感的婦女會產生下腹疼痛。B項不完整,故選B。
10.屬于性激素周期性變化的項目,正確的是
A、雌激素有兩個高峰,排卵后的高峰較平坦
B、排卵后第10天形成雌激素、孕激素高峰
C、黃體如不受精20天后退化
D、在月經周期中均有孕激素
E、孕激素在排卵前有一低峰,排卵后出現高峰
參考答案: A
解析:A項雌激素有兩個高峰,排卵后的高峰較平坦正確,而排卵后,即月經周期后半期才出現孕激素的分泌。
11.屬于類固醇激素的項目,正確的是
A、孕酮促進水鈉排泄
B、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酮和雌二醇
C、雄烯二酮主要由卵巢分泌
D、孕激素含19個碳原子
E、因骨架與膽固醇相同,又稱類固醇激素
參考答案: A
解析:B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酮和雌二醇,還有孕酮。故B錯。C.雄烯二酮主要由腎上腺分泌,故C錯。D.孕激素含21個碳原子,故D錯。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