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9 頁:答案 |
單項選擇
1. 在人體散熱方式中,散熱量占總散熱量比例最大的是( )
A 輻射 B對 流 C 蒸發 D傳導
2. 體溫調節中樞位于 ( )
A小腦蚓部 B 丘腦下部 C 延髓上部 D 大腦枕葉
3. 有關體溫生理性變化的錯誤描述是 ( )
A一晝夜中以清晨2~6時最低,下午2~8時最高 B 兒童體溫略高于成人
C 女性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體溫略降低 D 進食、運動后體溫一過性增高
4. 關于發熱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
A 常見的發熱類型有6種 B發熱必須有致熱原的參與 C體溫上升期
D有畏寒、退熱期有出汗發熱時散熱中樞興奮,退熱時是寒顫中樞興奮
5. 引起發熱的最常見原因是 ( )
A惡性腫瘤 B 物理因素作用 C 化學因素作用 D 細菌、毒素感染
6. 發熱的指征是 ( )
A 體溫超過正常值的0.3℃ B體溫超過正常值的0.5℃
C.體溫超過正常值的1℃ D.體溫超過正常值的0. 1℃
7. 口腔體溫劃分低熱的范圍 ( )
A.37~37.2℃ B.37.5~37.9℃ C. 38~38.5℃ D. 38.5~39℃
8. 感染性發熱的疾病是 ( )
A中暑 B 惡性腫瘤 C催眠藥中毒 D敗血癥
9. 關于測量不同部位的體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 如病人曾進冷、熱食或吸煙,須待口腔恢復原來溫度,過30min再行口溫測量
B 口溫多用于嬰兒和昏迷病人 C 心臟病患者不宜測試直腸溫度
D腋溫易受環境影響,不夠準確
10. 測量體溫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
A口腔測溫含口表于舌下5min B 腋下測溫放表于腋窩深處10min
C 將肛表插入肛門測量5min C 進食后10分可測口腔溫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