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與體征
1、當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時,上消化道出血量可達到血容量的
A、10%-15%
B、20%-30%
C、30%以上
D、50%以上
E、15%-3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出血量達到血容量的30%以上,則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頻數微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2、便血伴發熱常見于以下疾病,除了
A、腸道淋巴瘤
B、血友病
C、敗血癥
D、鉤端螺旋體病
E、流行性出血熱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便血伴發熱常見于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或部分惡性腫瘤,如腸道淋巴瘤、白血病等。
3、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癥狀是
A、進食后腹痛
B、饑餓時腹痛
C、反酸
D、腹脹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反酸為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癥狀,因反流物為酸性,故答案為反酸。
4、上消化道出血嘔出的血常呈咖啡樣,這是因為
A、血液與胃內黏液混合所致
B、血液與胃內食物混合所致
C、血液經胃酸作用形成正鐵血紅蛋白所致
D、鮮血與唾液混合所致
E、血紅蛋白的鐵經硫化物作用生成硫化鐵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上消化道出血嘔出的血常呈咖啡樣是因為血液經胃酸作用形成正鐵血紅蛋白所致。
5、下列關于嘔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嘔吐物帶有糞臭味提示低位腸梗阻
B、嘔吐物含有膽汁提示梗阻平面在十二指腸乳頭以上
C、嘔吐物不含有膽汁提示梗阻平面在十二指腸乳頭以下
D、嘔吐物為咖啡樣不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E、嘔吐物有酸味考慮為賁門失弛緩癥所致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嘔吐物不含膽汁說明梗阻平面多在十二指腸乳頭以上,嘔吐物含多量膽汁則提示梗阻平面在十二指腸乳頭以下,嘔吐物含有大量酸性液體者多有十二指腸潰瘍,嘔吐物無酸味者可能為賁門失弛緩癥所致,嘔吐物為咖啡渣樣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6、嘔吐伴有聽力障礙、眩暈等癥狀多考慮為
A、前庭障礙性嘔吐
B、急性闌尾炎
C、顱內高壓癥
D、幽門梗阻
E、食物中毒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嘔吐伴有聽力障礙、眩暈等癥狀者需考慮前庭障礙性嘔吐。
7、下面敘述錯誤的是
A、嘔吐是一個復雜的反射動作
B、夜間嘔吐常見于腎衰竭
C、幽門梗阻多為晚上或夜間嘔吐
D、顱高壓所致的嘔吐為噴射性嘔吐
E、神經癥多致嘔吐長期反復發作而營養狀態不受影響
【隱藏答案】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晨起嘔吐常見于早期妊娠、腎衰竭等。
8、嘔吐物多且有糞臭常見于
A、腸梗阻
B、顱壓增高
C、幽門梗阻
D、胃潴留
E、膽石癥
【隱藏答案】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高位小腸梗阻:嘔吐頻繁,嘔吐胃液、十二指腸液和膽汁。低位小腸梗阻:嘔吐帶臭味的糞樣物。因為糞臭來自腸道,故選擇腸梗阻。
9、下面關于發紺的說法錯誤的是
A、發紺常發生在口唇、甲床等
B、正常血液中含血紅蛋白為15g/dl
C、發紺是由于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的絕對量減少所致
D、中毒可引起發紺
E、嚴重貧血常不表現發紺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發紺是由于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的絕對量增加所致。
10、下列疾病可出現周圍性發紺的是
A、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B、肺水腫
C、大量胸腔積液
D、右心衰竭
E、Fallot四聯癥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周圍型發紺主要見于周圍循環障礙,分為缺血性發紺和淤血性發紺,缺血性發紺主要為肢體動脈供血不足,而淤血性發紺則是肢體靜脈回流障礙。
右心衰竭引起的發紺是因為靜脈回流障礙,所以是周圍性發紺。
11、下列疾病發紺不伴有呼吸困難的是
A、氣胸
B、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C、阻塞性肺氣腫
D、肺水腫
E、肺炎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發紺伴有呼吸困難,常見于重癥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大量氣胸等,而高鐵血紅蛋白血癥雖有明顯發紺,但一般無呼吸困難。
12、下列疾病出現的發紺不屬于周圍性發紺的是
A、嚴重休克
B、右心衰竭
C、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D、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E、心包炎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周圍性發紺常由周圍循環血流障礙所致。其中缺血性發紺:休克、周圍動脈病變、“雷諾現象”;淤血性發紺: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周圍靜脈病變(深靜脈血栓靜脈炎、腔靜脈阻塞等)。
13、敗血癥的熱型常為
A、稽留熱
B、不規則熱
C、間歇熱
D、弛張熱
E、波狀熱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瘧疾和急性腎盂腎炎發熱是間歇熱最典型的疾病;稽留熱體溫常在39℃以上,晝夜體溫變動范圍較小,一般上午體溫較下午低,但24小時內波動不超過1℃,可持續數天或數周,體溫可漸退或驟退,臨床上常見于大葉性肺炎、腸傷寒等疾病的急性期。弛張熱又稱敗血癥熱型,是指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但最低體溫仍高于正常體溫。常見于敗血癥、化膿性炎癥、重癥肺結核、川崎病、晚期腫瘤等。不規則熱,指發熱時體溫波動的范圍極不規則,持續時間也不一定,體溫曲線毫無規律。臨床可見于多種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體肺炎、肺結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熱、白血病等。波狀熱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傳染病的典型熱型。
14、對于發熱的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低熱:溫度為37.3-38℃
B、中等度熱:溫度為37.8-39℃
C、高熱:溫度為39.3-40℃
D、超高熱:溫度為40℃以上
E、低熱:溫度為36.7-3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熱:溫度為37.3-38℃;中等度熱:溫度為38.1-39℃;高熱:溫度為39.1-41℃;超高熱:溫度為41℃以上。
1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所致的發熱見于
A、中暑
B、腦膜炎
C、大葉性肺炎
D、脫水
E、腦血栓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B”、“C”兩項,引起發熱主要是病原體所致,屬于感染性發熱;“D”項脫水引起發熱屬于內分泌、代謝障礙所致;“E”項血栓引起發熱屬于無菌性壞死物質吸收所致;中暑可直接損害體溫調節中樞,導致發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