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衛生資格《外科主治醫師》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一、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骨折愈合的第三期是
A.血腫機化演進期
B.原始骨痂形成期
C.骨痂改造塑形期
D.膜內化骨吸收期
E.軟骨化骨吸收期
答案:C 題解:骨折的愈合可分為三個階段: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骨痂塑形改造期:原始骨痂為排列不規則的骨小梁所組成,隨著肢體活動和負重,在受力軸線上的骨痂不斷得到增強及改造;受力軸線以外的骨痂,則逐漸被清除,使原始骨痂最終塑形為具有正常骨結構的永久骨痂,同時骨髓腔再通,從而恢復骨的原形。該過程約需2年。
2.★X線檢查對骨折的意義主要是
A.了解受傷機制
B.明確診斷
C.判斷骨折預后
D.了解傷情
E.了解骨質密度
答案:D 題解:骨折的X線表現可清楚的顯示骨折程度、明確骨折的類型、判斷骨折移位的方向。
3.★★★男性青年,因車禍致脛腓骨中上1/3處開放性粉碎性骨折,行徹底清創術,摘除所有的粉碎的骨折片,術后行牽引治療8個月后,骨折仍未愈合,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骨折處血液供應差
B.傷肢固定不確切
C.清創時摘除了過多的碎骨片
D.功能鍛煉不夠
E.未做內固定答案:C 題解:年齡大、全身情況差、骨折局部血運不良、斷端嵌有軟組織,缺損太大、反復整復、對位不佳、固定不牢、手術復位剝離骨膜過多及合并感染者,骨折愈合較慢,甚至不愈合。
4.★關節內骨折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創傷性關節炎
B.缺血性骨壞死
C.骨化性肌炎
D.骨生成異常
E.骨折不愈合
答案:A 題解:創傷性關節炎:常見于關節內骨折未準確復位的畸形愈合者,因關節面不平整,可引起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等。
5.★★★男性,28歲。外傷致肱骨中下1/3骨折,伴有橈神經損傷,臨床上除骨折體征外,還可出現的體征是
A.手指不能靠攏
B.伸指、伸腕功能喪失
C.屈指、屈腕功能喪失
D.屈指、伸指功能喪失
E.伸腕功能存在、伸指功能喪失
答案:B 題解:識記橈神經損傷的癥狀。
6.★骨折臨床愈合標準,不確切的是
A.患肢無縱軸叩擊痛
B.局部無異常活動
C.X線攝片骨折線消失
D.解除外固定后不變形
E.受傷上肢向前平舉l公斤持續1分鐘
答案:C 題解:臨床愈合標準:局部無壓痛、無肢體縱向叩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解除外固定后,追蹤觀察2周,局部不變形;受傷上肢向前平舉lkg重物能堅持1分鐘,受傷下肢不扶拐可在平地上步行3分鐘,不少于30步。骨性愈合標準:具備臨床愈合標準;X線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骨折線消失。
7.★可能出現杜加(Dugas)征的疾病是
A.肩關節周圍炎
B.肘關節脫位
C.鎖骨骨折
D.肩關節脫位
E.肱骨外科頸骨折
答案:D 題解:杜加(Dugas)征(搭肩貼胸試驗):用于檢查肩關節脫位。以患肢手掌搭在對側肩部,而肘部內側不能貼近胸壁;或先以患肢肘部貼于胸壁,而手不能搭及對側肩部者,均為陽性。
8.★骨折的治療最正確原則是
A.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B.一般要求解剖復位
C.堅持固定與活動相結合
D.骨與軟組織并重
E.局部與全身治療兼顧
答案:A 題解:閉合性骨折的治療原則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三個基本環節,并堅持固定與活動相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局部與全身治療兼顧、醫療措施與病人主動配合等觀點。開放性骨折應力爭傷后6~8小時內徹底清創,變開放性骨折為閉合性骨折,仍按閉合性骨折的治療原則處理,術中將骨折端解剖復位,酌情選用髓內針、不銹鋼針、螺絲釘等內固定。若條件不佳,清創難徹底,病人進院較晚,可只作外固定,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及TAT。
9.★★★屬于骨折全身表現的是
A.休克
B.腫脹
C.疼痛
D.畸形
E.瘀斑
答案:A 題解:全身情況應注意是否昏迷、休克、呼吸困難。有昏迷病史者需重點檢查顱腦;有休克者,宜細心排除內臟損傷出血;遇有呼吸困難,要警惕胸部損傷;就診較晚,體溫超過38℃者多考慮合并感染。
10.★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A.止痛
B.防止骨折斷端再發生移位
C.防止再損傷
D.便于傷員搬運
E.以上都是
答案:E 題解:骨折的急救重點是:搶救生命、防治休克、預防感染及做好骨折臨時固定,并迅速轉送到附近醫院。骨折的現場急救措施包括:①疑為骨折即應按骨折處理。②臨時固定。③止血。④開放骨折原位應包扎固定。⑤脊柱骨折用硬板床。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