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腸疾病
1、男性,40歲,直腸癌,B超見肝左葉孤立轉移結節,余無異常,適宜的治療是
A.根治術+肝左葉切除
B.單純放療
C.單純化療
D.Miles手術
E.乙狀結腸造口術
[答案]A
2、細菌性肝膿腫與阿米巴肝膿腫最重要的鑒別方法是
A.CT掃描檢查
B.B超檢查
C.大便常規檢查
D.膿腫穿刺
E.血常規檢查
[答案]D
[解析]細菌性肝膿腫多為黃白色膿液,細菌培養常為陽性;阿米巴肝膿腫大多為棕褐色膿液,有時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若無混合感染,細菌培養為陰性。
3、在對直腸癌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通過直腸鏡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時宜
A.在潰瘍的邊緣
B.在腫瘤的中心
C.取1~2塊組織
D.越深越好
E.以上都對
[答案]A
[解析]鏡檢取活組織檢查,一般原則是盡量在潰瘍的邊緣進行,不能太深以防止穿孔的發生。
4、肛管鱗狀上皮癌最主要的轉移部位是
A.肺
B.肝臟
C.腹股溝淋巴結
D.腸系膜根部淋巴結
E.腸系膜淋巴結
[答案]C
[解析]鱗狀上皮癌,主要向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行根治性手術時必須考慮同時清除已轉移的兩側腹股溝淋巴結。
5、關于肛管及肛門周圍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表現說法正確的是
A.肛管直腸刺激癥狀
B.肛門部有黑色腫塊脫垂,似血栓痔或嵌頓痔
C.便血多為鮮血或有黑色溢液
D.局部可見突起型腫塊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表現:(1)脫垂癥狀:肛門部有黑色腫塊脫垂,似血栓痔或嵌頓痔。(2)便血:多為鮮血或有黑色溢液,味惡臭。(3)肛管直腸刺激癥狀。(4)局部可見突起型腫塊,3~6cm,外形似蕈傘,有短而寬蒂,或結節狀似菜花。大部呈紫黑色或褐黑色。
6、患者,男性,52歲,便血、排便次數增多3個月,乏力、納差1周入院;患者于3月前開始便中帶血,且便意頻繁,偶感腹脹不適;曾在社區門診診斷為內痔,一直口服中藥治療。近一周來感晨起無力,納差遂來院就診。
[問題1]、最先考慮的檢查是
A.直腸指診
B.內鏡檢查
C.鋇劑灌腸
D.MRI
E.腫瘤標記物
[答案]A
[解析]直腸指診簡單方便,且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因我國患者中多為低位直腸癌,所以經常能在指診時觸及,可判斷癌腫大小范圍,距肛緣距離,活動度等。
[問題2]、經進一步檢查患者診斷為直腸癌,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原則上考慮
A.Cixon手術
B.Hartmann手術
C.腹腔鏡手術
D.全盆腔清掃
E.Miles手術
[答案]E
[解析]Miles手術原則上適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腸癌,切除范圍包括全部直腸、腸系膜下動脈、區域淋巴結、全直腸系膜、肛提肌、坐骨肛門窩內脂肪、肛管、肛門周圍3~5cm的皮膚及肛門括約肌。
[問題3]、若術后病理反饋提示腫瘤細胞彌漫成片,胞核深染,偏于胞質一側,惡性程度高,提示
A.乳頭狀腺癌
B.黏液腺癌
C.印戒細胞癌
D.腺鱗癌
E.管狀腺癌
[答案]C
[解析]印戒細胞癌,由彌漫成片的印戒細胞構成,特點是胞核深染,偏于胞質一側,外形似戒指,惡性程度高。
7、直腸外脫垂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
A.排糞造影
B.肛門鏡檢
C.患者蹲下做排便動作
D.鋇灌腸造影
E.直腸指診
[答案]C
[解析]直腸外脫垂診斷只需患者下蹲做排便動作,腹肌用力,脫垂即可出現。
8、男孩,4歲,便血,新鮮,量不多,位于便外面,考慮哪種疾病的可能性大
A.痔
B.直腸癌
C.直腸息肉
D.肛周膿腫
E.痢疾
[答案]C
9、距肛門部6cm直腸絨毛狀管狀腺瘤約1.5cm,廣基,最合適的處理方法為
A.直揚鏡下電灼切除
B.從肛門部局部切除
C.腹會陰聯合切除術
D.定期復查
E.以上都不正確
[答案]B
10、臨床上區分高位肛瘺與低位肛瘺的標志為
A.內括約肌
B.外括約肌
C.聯合狀肌
D.肛管直腸環
E.肛提肌
[答案]B
[解析]瘺管位于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屬低位,以上屬高位。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