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化學治療藥
基本要求
1、熟悉喹諾酮類藥物發展概況,掌握三代喹諾酮類藥物的化學結構特征與藥效特點。掌握吡哌酸、環丙沙星、諾氟沙星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合成及用途。熟悉喹諾酮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構效關系和結構與毒性的關系。熟悉萘啶酸、左氟沙星、加替沙星、斯帕沙星的化學結構。外語學習網
2、掌握抗結核藥物的化學結構分類,掌握異煙肼、乙胺丁醇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及用途,熟悉對氨基水楊酸、利福平的結構和用途,熟悉利福霉素抗生素類結構和活性的關系。了解抗結核藥物的發展,了解利福霉素類抗生素的發展。
3、掌握磺胺嘧啶、甲氧芐啶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合成及用途,了解磺胺類藥物的發現過程,熟悉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掌握抗代謝理論,掌握磺胺類藥物的結構與活性關系,甲氧芐啶的作用機制及了解抗菌增效劑的概況。
4、熟悉抗真菌抗生素的結構及藥效特點,掌握硝酸益康唑、氟康唑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合成及用途,掌握唑類抗真菌藥物的構效關系。熟悉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制,了解唑類抗真菌藥物和其他類抗真菌藥物的發展。
5、掌握鹽酸金剛烷胺、利巴韋林、阿昔洛韋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合成及用途。熟悉抗病毒藥物的分類和研究進展。熟悉利巴韋林的構效關系和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及構效關系,了解阿昔洛韋的作用機制和HIV蛋白酶抑制劑的概況。
6、熟悉咪唑類驅腸蟲藥的發展概況,掌握阿苯達唑、磷酸氯喹的化學名、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及用途。熟悉抗瘧藥物的發展及對天然產物的結構改造發現新藥的過程。熟悉硫酸奎寧、青蒿素的結構和作用特點。
術語解釋
1、金雞納反應(Cinchonism):Quinine和quinidine都是低治療指數和可引起毒性的藥物,其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耳鳴、頭痛、聽力和視力減弱,甚至發生暫時性耳聾及低血糖。因quinine等均是植物金雞納樹皮中的提取物故稱之。
2、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是合成HIV的DNA逆轉錄酶底物脫氧核苷酸的類似物,在體內轉化成活性的三磷酸核苷衍生物,與天然的三磷酸脫氧核苷競爭與HIV逆轉錄酶(RT)結合,抑制RT的作用。阻礙前病毒的合成。
3、化學治療藥(chemotherapeutic agents):化學治療藥的概念是1909年德國細菌學家Ehrlich發現砷凡鈉明(salvisan)治療原蟲的感染后提出來的。但目前特指用化學品治療各種疾病,它包括微生物感染、抗腫瘤化學治療藥,糖尿病化學治療藥等。
4、喹諾酮類抗菌藥作用的靶點(the target of quinolones antinicrobial agents):喹諾酮類抗菌藥通過抑制細菌DNA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最終導致細胞的死亡。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通過抑制細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抑制DNA的合成,DNA螺旋酶特異性催化改變DNA拓撲學反應。喹諾酮類抗菌藥的另一個靶點為拓撲異構酶IV。
5、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代謝拮抗就是設計與生物體內基本代謝物的結構有某種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與基本代謝物競爭性或干擾基本代謝物的被利用,或摻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偽生物大分子,導致致死合成,從而影響細胞的生長。抗代謝物的設計多采用生物電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
6、伍德菲爾德學說(wood-fieldstheory);該學說認為磺胺類藥物能與細菌生長所必需的對氨基苯甲酸(p-aminobenzoic acid,PABA)產生競爭性拮抗,干擾了細菌的酶系統對PABA的利用。PABA是葉酸(folic acid)的組成部分,Folic Acid為微生物生長中必要物質,也是構成體內葉酸輔酶的基本原料。PABA在二氫葉酸合成酶的催化下,與二氫蝶啶焦磷酸酯(dihydropteridine phosphate)及谷氨酸(glutamic acid)或二氫蝶啶焦磷酸酯與對氨基苯甲酰谷氨酸(p-aminobenzoylglutamic acid)合成二氫葉酸(dihydrofolic acid, FAH2)。再在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下還原成四氫葉酸(tetrahydrofolic acid, FAH4),為細菌合成核酸提供葉酸輔酶。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