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抗病毒藥
概述
1.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藥 |
(1)齊多夫定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
2.抗流感病毒藥 |
金剛乙胺、扎那米韋、奧司他韋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
3.抗皰疹病毒藥 |
阿昔洛韋、阿糖腺苷和曲氟尿苷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
4.抗肝炎病毒藥 |
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和干擾素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其不良反應 |
一、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藥
(一)主打藥——齊多夫定
第一個被FDA批準用于治療HIV感染的藥物。
【藥理作用】
在HIV感染的細胞內轉化為活性三磷酸體(AZTTP),競爭HIV反轉錄酶,并摻入到正在合成的單鏈DNA中,抑制DNA鏈的增長,阻礙病毒的復制和繁殖。
【臨床應用】
HIV病毒感染治療。
【不良反應】
骨髓抑制,表現巨細胞性貧血和粒細胞減少。
劑量過大可引起焦慮、精神錯亂和震顫。
(二)非主打藥
1.扎西他濱——與齊多夫定合用。
2.司他夫定——用于不能耐受齊多夫定或齊多夫定無效者(注意:不能跟齊多夫定合用,因二者互相拮抗)。
3.拉米夫定——與司他夫定或齊多夫定合用。
4.去羥肌苷——嚴重HIV感染的常選藥物,尤其齊多夫定不能耐受或無效者。
二、抗流感病毒藥
(一)金剛乙胺
【藥理作用】
1.作用于具有離子通道的M2蛋白而影響病毒脫殼,抑制病毒核酸釋放入胞漿,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早期的復制和增殖。
2.通過影響血凝素而干擾病毒組裝。
【臨床應用】
亞洲甲型流感的預防和治療。
【不良反應】
頭痛、興奮、失眠、震顫、共濟失調、語言不清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胃腸道反應。
嚴重者:神經錯亂、癲癇樣癥狀,甚至昏迷。
(二)扎那米韋
1.藥理作用
抑制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使病毒難以從感染細胞釋放,阻止病毒擴散。
2.臨床應用
甲型和乙型流感。
3.不良反應
惡心、嘔吐和支氣管痙攣,對患有哮喘或氣管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可出現肺功能狀態惡化。
3.奧司他韋(達菲)
【藥理作用】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從而抑制流感病毒的復制和播散。
【臨床應用】防治流感病毒。
【不良反應】惡心和嘔吐,失眠、頭痛和支氣管炎等。
三、抗皰疹病毒藥
1.阿昔洛韋
【藥理作用】——高選擇性的抗皰疹病毒藥。
在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內轉化為三磷酸無環鳥苷,對病毒DNA聚合酶產生抑制作用,阻止病毒DNA的復制。
【臨床應用】——抗皰疹病毒(HSV)。
局部——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皮膚、黏膜皰疹病毒感染,生殖器皰疹和帶狀皰疹;
靜注或口服——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艾滋病患者并發水痘、帶狀皰疹。
2.阿糖腺苷
抑制病毒DNA的復制,抑制皰疹病毒。
用于HSV(單純皰疹病毒)腦炎、角膜炎;新生兒單純皰疹、艾滋病患者合并帶狀皰疹等。
3.曲氟尿苷
抑制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和腺病毒。
治療皰疹性角膜炎和上皮角膜炎,對阿糖腺苷無效者仍有效。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