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類中藥的顯微鑒別
各部位在觀察時應注意如下特征:
1.周皮:包括木栓層、木栓形成層與栓內層三部分。
2.皮層:大多是薄壁細胞,其中常可見纖維、石細胞、各種分泌組織,如秦皮、黃柏皮層可見纖維、石細胞;肉桂、厚樸皮層可見油細胞;桑白皮可見乳汁管等。常見的細胞內含物有草酸鈣結晶,如桑白皮、黃柏含方晶;牡丹皮、苦楝皮含簇晶;肉桂含針晶。
3.韌皮部:包括韌皮部束和射線兩部分。
粉末特征:皮類中藥的粉末特征中不應觀察到木質部的組織和細胞,如導管、管胞、木纖維、木薄壁細胞等。
皮類中藥的性狀鑒別
1.形狀老樹的干皮,多粗大而厚,呈長條狀或板片狀;枝皮呈細條狀或卷筒狀;根皮呈短片狀或短小筒狀。平坦:呈板片狀,較平整。如杜仲、黃柏等。管狀或筒狀:常見于加工時用抽心法抽去木質部的皮類中藥,如牡丹皮。單卷筒狀:皮片一側向內表面卷曲,以至兩側重疊,如肉桂。雙卷筒狀:皮片兩側各自向內卷成筒狀,如厚樸。復卷筒狀:幾個單卷或雙卷的皮重疊在一起呈筒狀。槽狀或半管狀:皮片向內彎曲呈半圓形。反曲:皮片向外表面略彎曲,皮的外層呈凹陷狀,如石榴樹皮。
2.表面外表面:皮孔皮孔的顏色、形狀和分布密度常是鑒別皮類藥材的特征之一;釘刺刺,如紅毛五加皮,釘狀物,如海桐皮。內表面:一般色淺而平滑,常有粗細不等的縱向皺紋、網狀皺紋、平滑堅硬。
3.折斷面
①平坦富有薄壁組織,如牡丹皮。
②顆粒狀富有石細胞群,如肉桂。
③纖維狀或刺狀因組織中富含纖維,如桑白皮、合歡。
④層片狀纖維束和薄壁組織成環帶狀間隔排列,如苦楝皮等。有些皮的斷面外側較平坦或顆粒狀,內側顯纖維狀,說明纖維主要存在于韌皮部,如厚樸。有的皮類中藥在折斷時有膠質絲狀物相連,如杜仲。亦有些皮在折斷時有粉塵出現,這些皮的組織均較疏松,富含淀粉,如白鮮皮。
4.氣味香加皮有特殊香氣,味苦而有刺激感;地骨皮氣味均較微弱。肉桂味甜而微辛,桂皮則味辛辣而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