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選擇題
1、藥物的表觀分布容積越大則該藥
A、起效越快
B、組織攝取越少
C、起效越慢
D、組織攝取越多
E、代謝越快
2、藥物的半衰期主要用于衡量藥物的
A、吸收的速度
B、消除的速度
C、分布的速度
D、給藥的途徑
E、藥物的溶解度
3、最簡單的藥動學模型是
A、單室模型
B、雙室模型
C、三室模型
D、多室模型
E、以上都不是
4、某一單室模型藥物的消除速度常數為0.3465h-1,分布容積為5L,靜脈注射給藥200mg,經過2小時后,(已知e-0.693=0.5)體內血藥濃度是多少
A、40μg/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10μg/ml
5、某藥物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經4個半衰期后,其體內藥量為原來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6、尿排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為
7、單室模型藥物恒速靜脈滴注給藥,達穩態濃度75%所需要的滴注給藥時間為
A、1個半衰期
B、2個半衰期
C、3個半衰期
D、4個半衰期
E、5個半衰期
8、經過6.64個半衰期藥物的衰減量
A、50%
B、75%
C、90%
D、99%
E、100%
9、單室模型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聯合用藥,首劑量(負荷劑量)的計算公式
10、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中的吸收速率常數的計算可采用
A、殘數法
B、對數法
C、速度法
D、統計矩法
E、以上都不是
11、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中與X0成正比的是
A、tmax
B、Cmax
C、ka
D、k
E、F
12、下列哪項符合多劑量靜脈注射的藥物動力學規律
A、平均穩態血藥濃度是(Css)max與(Css)min的算術平均值
B、平均穩態血藥濃度是(Css)max與(Css)min的幾何平均值
C、達穩態時的AUC0-T大于單劑量給藥的AUC0-∞
D、多劑量函數與給藥劑量有關
E、理想的平均穩態血藥濃度一般是通過調整給藥劑量X0及給藥時間間隔τ來獲得的
13、代表了藥物在體內滯留的變異程度的是
A、零階矩
B、一階矩
C、二階矩
D、三階矩
E、四階矩
14、同一藥物分別制成以下各劑型,MRT最大的是
A、片劑
B、顆粒劑
C、散劑
D、溶液劑
E、注射劑
15、治療藥物監測的臨床意義不包括
A、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B、改變藥物療效
C、確定合并用藥的原則
D、藥物過量中毒的診斷
E、作為醫療差錯或事故的鑒定依據
16、可認為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的相對生物利用度AUC范圍是
A、70%~110%
B、80%~125%
C、90%~130%
D、75%~115%
E、85%~125%
17、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A、血藥濃度法
B、尿藥數據法
C、藥理效應法
D、唾液藥物濃度法
E、膽汁藥物濃度法
答案部分
一、最佳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從臨床角度考慮,分布容積大提示分布廣或者組織攝取量多。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物半衰期表示藥物從體內消除的快慢。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單室模型是一種最簡單的藥動學模型。當藥物進入體循環后,能迅速向體內各組織器官分布,并很快在血液與各組織臟器之間達到動態平衡的都屬于這種模型。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靜脈注射給藥,注射劑量即為X,本題X=200mg,V=5L初始血藥濃度及靜脈注射瞬間的血藥濃度C0,C0=X/V=200mg/5L=40mg/L=40μg/ml;C=C0e-kt=40μg/ml*e-0.3465*2=20μg/ml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題較簡單,經過一個半衰期剩余藥量為1/2,經過兩個半衰期之后,剩余藥量為1/4,三個半衰期之后剩余藥量為1/8。所以經過4個半衰期后剩余藥量就是1/16。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只有A符合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達穩態血藥濃度的分數fss=1-(1/2)n,n=-3.323lg(1-fss),n=2→75%。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利用公式:衰減量=1-(1/2)n可以計算得出答案,n等于半衰期的個數。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首劑量用X0來表示,所以在CD中選擇,且藥物固定后是一個固定的常數,C中有變量t不對,所以應選D。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藥濃度曲線由多項指數式表示時,可采用殘數法求出各指數項中的參數,吸收速率常數ka的計算即可用殘數法。殘數法是藥動學中把一條曲線分段分解成若干指數函數的一種常用方法。
1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藥物的tmax由ka、k決定,與劑量大小無關。而Cmax與X0成正比。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由于V及K都是所給藥物的“生理學”常數,故只能通過調整給藥劑量X0及給藥時間下來獲得理想的平均穩態血藥濃度。從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上直觀理解,只能認為穩態平均血藥濃度是介于穩態最高血藥濃度(Css)max與穩態最小血藥濃度(Css)min之間的一個血藥濃度,這個濃度的局限性在于它無法提供血藥濃度的波動性。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零階矩代表藥物的血藥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過程,一階矩代表了藥物在體內的滯留情況,二階矩則代表了藥物在體內滯留的變異程度。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口服固體制劑時,在吸收進入體循環前需要先崩解成顆粒,后經溶出,成為溶解在液體中的藥物,再被吸收進入體循環。因此,固體制劑藥物在體內的平均滯留時間(MRT)應包括固體制劑的平均崩解時間(MDIT),藥物的平均溶出時間(MDT),溶出藥物的平均吸收時間(MAT)和藥物在體內的平均處置(分布、代謝、排泄)時間(MRTiv)。所以片劑的MRT最大。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治療藥物監測的臨床意義簡單歸納如下:
(1)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提高治療水平。
(2)確定合并用藥的原則,臨床上合并用藥引起藥源性疾病或導致藥物中毒的報道不少。開展了TDM研究藥物的相互作用,對確定合并用藥原則具有重要意義。
(3)藥物過量中毒的診斷,開展TDM對防止藥物過量中毒和藥物急性過量中毒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4)作為醫療差錯或事故的鑒定依據及評價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手段。
1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AUC的幾何均值比的90%置信區間在80%~125%范圍內,且Cmax幾何均值比的90%置信區間在75%~133%范圍內,則判定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
1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藥濃度法是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