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用藥安全考點
一、藥物瞥戒、藥物不良反應
【例題1.A型題】(2016)下列不良事件中,屬于假劣藥事件是()。
A. “康泰克PPA事件”
B. “萬洛(羅非昔布)事件”
C. “亮菌甲素事件”
D. “拜斯亭(西立伐他汀)事件”
E. “阿糖胞苷兒科事件”
【答案】C
【解析】“亮菌甲素”事件是由于用二甘醇代 替丙二醇造成的。選項C正確當選。
【例題2. A型題】(2015)患者因扁桃體炎給 予頭孢拉定治療,服用四小時后,面部出現皮疹, 無其他不適,停藥后皮疹消失,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該病例用藥與不良反應因果關系評價結果是()。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無關
E.無法評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因果評價關系的結果。 不良反應的評價結果有6級,即:肯定、很可能、 可能、可能無關、待評價、無法評價。肯定:用藥 及反應發生時間順序合理:停藥以后反應停止,或 迅速減輕或好轉(根據機體免疫狀態,某些ADR反 應可出現在停藥數天以后);再次使用,反應再現, 并可能明顯加重(即激發試驗陽性);有文獻資料 佐證;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雜因素影響。選項B 正確當選。
【例題3. B型題】(2016)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無關
E.無法評價
藥品不良反應(ADR)的機制和影響因素錯綜復 雜,遇到可以ADR時,需要進行因果關系評價
1. 患者,男,32歲,因細菌性扁桃體炎口服阿 莫西林膠囊,出現全身瘙癢。立即停藥,無特殊治療,患者癥狀逐漸好轉,未再給予阿莫西林膠囊治 療,該ADR的因果關系評價結果是()。
2. 患者,男,45歲,因慢性乙型肝炎給予干擾 素治療,治療一個月后,患者出現脫發,停用干擾 素后,脫發癥狀好轉,再次給予干擾素治療,患者 再次出現脫發。該ADR的因果關系評價是()。
3. 患者,男,43歲,因社區獲得性肺炎入院, 入院9月8日查血常規提示:血小板(PLT) 88× 109/L, 9月9日開始給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一 周后肺炎痊愈,9月11日查血常規提示:血小板 (PLT)90×109/L, 9月20日查血常規提示:血小板 (PLT)92×109/L,患者既往血常規情況不詳。該患 者血小板減少與左氧氟沙星的因果關系評價結果是()。
【答案】BAE
【解析】該患者出現全身瘙癢,停藥后好轉, 青霉素類用藥后可出現蕁麻疹,接觸性皮炎,可判 斷為很可能。患者用藥后出現脫發,停藥后好轉, 再次給予治療后又出現脫發,可判斷為肯定。患者 因社區獲得性肺炎入院后治愈,后又檢測與既往血 常規情況不詳,可判定為無法評價。選項BAE正確 當選。
【例題4.X型題】(2015)開展藥品不良反應 報告與檢測的目的意義有()。
A. 減少ADR的危害
B. 促進新藥的研制開發
C. 為醫療事故鑒定和訴訟提供證據
D. 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E. 彌補上市前研宄的不足
【答案】ABDE
【解析】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目的和意義1.彌 補藥品上市前研宄的不足2.減少ADR的危害3.促進 新藥的研制開發4.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選項ABDE 正確當選。
考點二、常見藥源性疾病
【例題1. A型題】(2017)藥源性疾病的治療原則包括()。
A. 停用致病藥物
B.加快致病藥物排出
C.使用拮抗劑
D.調整治療方案
E.對癥治療
[答案]ABCDE
【解析】藥源性疾病的治療原則:1.停用致病 藥物2.排除致病藥物3.拮抗致病藥物4.調整治療 方案5.對癥治療。選項ABCDE正確當選。
【例題2. A型題】(2016)患者,男,45歲, 患有高血壓,因感冒發熱,咽痛,流鼻涕到藥店買 藥,藥師不應推薦其使用的藥物是()。
A. 復方酚咖偽麻膠囊
B.維C銀翹片
C. 速克感冒片
D.速感寧膠囊
E.對乙酰氨基酚片
[答案]A
【解析】有些抗感冒藥中含有一種減輕鼻充血 劑的成分,如偽麻黃堿等,這些藥可以收縮血管,引起血壓升高、頭痛。選項A正確當選。
【例題3. A型題】(2015)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時,必須提醒患者每周用藥一次,避免用藥過量造 成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藥源性疾病的藥物是()。
A. 來氟米特
B.潑尼松
C.雷公藤多苷
B. 白芍總苷
E.甲氧蝶呤
[答案]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藥源性血液疾病。再生 障礙性貧血一一氯霉素;非留體抗炎藥(保泰松、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對乙醜氨基酚);抗腫瘤藥 (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羥基脲);甲亢治療藥 (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卡比馬唑);磺胺類 (磺胺異噁哇、復方磺胺甲噁唑);抗瘧疾藥(氯 喹、甲氟喹)。選項E正確當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