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
列藥物中,屬于骨吸收抑制劑的是( )
A 鈣制劑
B 維生素D
C 雙膦酸鹽
D 甲狀旁腺素
E 維生素K類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治療骨質疏松癥藥物的作用機制。抗骨質疏松癥藥物按作用機制可分為骨吸收抑制劑、骨形成促進劑、其他機制類藥物及傳統中藥。鈣制劑、維生素D促進骨骼礦化,雙膦酸鹽屬于骨吸收抑制劑,甲狀旁腺素屬于骨形成促進劑。維生素K類屬于其他機制類藥物。
患者,男,70歲,近期發現骨痛、疲乏、駝背,臨床診斷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該患者不宜選用的藥物是( )
A 降鈣素
B 維生素D
C 阿侖膦酸鈉
D 碳酸鈣
E 雷洛昔芬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雷洛昔芬僅用于絕經后婦女,不適用于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
需在兩餐間服用的雙膦酸鹽類藥物為( )
A 阿侖膦酸鈉
B 利塞膦酸鹽
C 唑來膦酸鹽
D 依替膦酸二鈉
E 伊班膦酸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雙膦酸鹽的合理用藥。除依替膦酸二鈉需在兩餐間服用外,其他雙膦酸鹽類藥物應于早晨空腹給藥,服藥后保持上身直立以避免對食管和胃的刺激,故選項D為正確答案。口服雙膦酸鹽服后30分鐘內不宜進食和臥床,不宜喝牛奶、咖啡、茶、礦泉水、果汁和含鈣飲料。如在藥療中發生咽痛、吞咽疼痛和胸痛,應及時治療。
老年人每日維生素D的推薦劑量為( )
A 400~600IU
B 500~700IU
C 600IU
D 800~1200IU
E 1000~1200IU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維生素D的推薦劑量。《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IU(10μg)/d;65歲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而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攝入量為600IU(15μg)/d。因此本題答案選C。
為維護骨骼健康,我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 )
A 400mg
B 800mg
C 1000mg
D 1200mg
E 1600mg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我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量)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適宜劑量,如果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絕經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1200mg。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約400mg,故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500~600mg。
能明顯緩解骨痛的藥物為( )
A 鈣制劑
B 甲狀旁腺素
C 雙膦酸鹽
D 鮭魚降鈣素
E 雌激素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降鈣素是一種鈣調節激素,能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從而減少骨量丟失并增加骨量。降鈣素類藥物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能明顯緩解骨痛,對骨質疏松癥及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
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
A 鈣制劑
B 甲狀旁腺素
C 雙膦酸鹽
D 鮭魚降鈣素
E 雌激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雙膦酸鹽的合理用藥。肌酐清除率<35ml/min者禁用雙膦酸鹽。即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雙磷酸鹽,因此本題答案為C。
為預防骨質疏松癥脆性骨折的發生,下列說法正確的為( )
A 攝入富含鈣、蛋白質和低鹽的均衡膳食
B 少動或制動
C 堅持規律服用抗OP藥
D 補充鈣劑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為佳
E 上臂暴露日光浴15~2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骨質疏松癥脆性骨折的預防。鍛煉是OP治療和預防的重要內容,少動或制動可引起骨質量下降及肌肉質量的降低。建議從緩慢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每天行走30分鐘,每周2~3次抗阻運動。
患者,男,63歲,臨床診斷為“骨質疏松癥”,CrCl:28ml/min,禁用或不推薦使用以下哪些藥物( )
A 阿侖膦酸鈉
B 利塞膦酸鈉
C 唑來膦酸鈉
D 依替膦酸二鈉
E 替勃龍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治療骨質疏松癥藥物的用藥注意事項。CrCl<35ml/min、食管裂孔疝者禁用阿侖膦酸鈉;CrCl<35ml/min不推薦使用唑來膦酸鈉;CrCl<30ml/min禁用利塞膦酸鈉。
關于鈣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為
A 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
B 絕經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1200mg
C 補充鈣劑睡前服用1次為佳
D 補充鈣劑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為佳
E 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時服用
正確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鈣制劑的合理用藥。補充鈣劑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為佳,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時服用,以減少食物對鈣吸收的影響。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
服用抗痛風藥時,宜同服碳酸氫鈉而不宜多食醋是由于( )
A 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B 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C 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D 為減少藥物對消化系統的刺激
E 為增加藥物對消化系統的刺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的堿化尿液治療。接受降尿酸藥物,尤其是經促進尿酸排泄藥物治療的患者及尿酸性腎石癥患者,推薦將尿液pH維持在6.2~6.9,以增加尿中尿酸的溶解度。可選擇碳酸氫鈉,起始劑量0.5~1.0g口服,3次/日,與其他藥物相隔1~2小時服用。因此,服用抗痛風藥時,宜同服碳酸氫鈉而不宜多食醋,以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痛風急性發作期首選用于消炎鎮痛的藥物為( )
A 對乙酰氨基酚
B 布洛芬
C 尼美舒利
D 阿司匹林
E 塞來昔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急性期的藥物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盡早給予藥物控制急性發作,越早治療效果越佳。秋水仙堿或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急性發作時抗炎鎮痛首選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次選布洛芬。上述藥物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時可考慮選擇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
可導致血尿酸升高的藥物為( )
A 對乙酰氨基酚
B 布洛芬
C 尼美舒利
D 吲哚美辛
E 阿司匹林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患者的用藥教育。有些藥物可致血尿酸升高,如必須應用,應定期監測尿酸,必要時予以處理。常用藥物包括:噻嗪類利尿劑;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巰嘌呤、嗎替麥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羅莫司、巴利昔單抗等;抗菌藥物如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結核藥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腫瘤藥;阿司匹林等。
患者,男,54歲,2周前痛風急性發作,經治療后病情緩解,后期針對其痛風治療不宜選用的藥物是( )
A 別嘌醇
B 秋水仙堿
C 非布司他
D 苯溴馬隆
E 碳酸氫鈉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抗痛風藥物的合理應用。常用抗痛風藥物有秋水仙堿、丙磺舒、苯溴馬隆、別嘌醇等。秋水仙堿作用機制為抑制粒細胞浸潤。僅適用于痛風急性期終止急性發作,不宜長期應用,若長期應用可引起骨髓抑制、血尿、少尿、腎衰竭、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別嘌醇和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馬隆和丙磺舒促進尿酸排泄,適用于發作間歇期及慢性痛風的病情控制。故選項B為正確答案。
痛風的臨床表現不包括( )
A 尿酸性尿路結石
B 痛風結石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C 痛風性腎病
D 好發于第一跖趾關節的急性關節炎
E 全身疼痛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的臨床表現。痛風的臨床表現為: 1.無癥狀HUA(高尿酸血癥)期。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是沒有疼痛、關節炎等臨床表現。 2.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臨床特點為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常于24小時內發展至高峰,多以單關節非對稱性關節炎為主。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疼痛劇烈,第一跖趾關節為最常見發作部位。 3.痛風性關節炎發作間歇期。多關節受累或僅有血尿酸水平增高,無明顯臨床癥狀。 4.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痛風結石是常見于關節周圍、耳輪等處的黃白色贅生物,是本期最常見的特征性改變。 5.痛風性腎病。尿酸結晶形成腎結石,出現腎絞痛或血尿;在腎間質沉積及阻塞腎集合管而形成痛風性腎病,可出現蛋白尿、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表現。
下述關于秋水仙堿合理應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禁用于高尿酸血癥
B 不宜長期應用
C 疼痛消失立即停藥
D 一出現胃腸道反應立即停藥
E 腎功能損害患者應酌減劑量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秋水仙堿的合理應用。秋水仙堿不宜長期應用。長期應用可引起骨髓抑制、血尿、少尿、腎衰竭,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是秋水仙堿嚴重中毒的前驅癥狀,一出現應立即停藥。腎功能損害患者應用秋水仙堿須酌情減量。
痛風急性發作期不宜使用的藥物有( )
A 秋水仙堿
B 別嘌醇
C 丙磺舒
D 對乙酰氨基酚
E 糖皮質激素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急性發作期藥物選擇。秋水仙堿或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上述藥物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時可考慮選擇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別嘌醇和丙磺舒主要用于痛風間歇期。
以下藥物中,不適宜痛風病人應用的是( )
A 氫氯噻嗪
B 長春新堿
C 胰島素
D 環孢素
E 維生素D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痛風病人的合理用藥。可致血尿酸升高的常用藥物包括:噻嗪類利尿劑;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巰嘌呤、嗎替麥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羅莫司、巴利昔單抗等;抗菌藥物如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結核藥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腫瘤藥;阿司匹林等。胰島素屬于引起HUA(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因此ABCD均為痛風病人不宜使用的藥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