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6 頁:答案 |
參考答案
[A型題]
1.A
2. A
注解:該法起模雖丸模成型率高、丸模較均勻但所得丸模較松散,不如粉末泛制起模法緊密。
3.D
注解:水丸“起模”用藥粉粘性應適中,過6號篩,以水做潤濕劑。
4.B
注解:大蜜丸是指重量在0.5g或以上者,0.5g以下者為小蜜丸。
5.E
注解:在高溫煉制的條件下,酶已失去活性,不可能發揮酶解作用。
6.D
注解:老蜜的含水量是煉蜜中最低的,一般在10%以下。
7.B
注解:制丸塊又稱和藥、合坨,是塑制法制備蜜丸的關鍵工序。因為丸塊的軟硬程度及粘稠度直接影響丸粒成型和在貯存中是否變形。
8.D
注解:一般制備蜜丸時藥粉與煉蜜的比例在1:1。
9.E
注解:水蜜丸是藥材細粉以蜜水為粘合劑制成,由于粘合劑中的水分在干燥后可以除去,因此它較蜜丸體積小,光滑圓整,易于服用,以蜜水為粘合劑易于貯存;既有采用塑制法也有采用泛制法制備的,泛制法制備水密丸在成型時,蜜水的濃度應以低→高→低的順序,否則蜜水濃度高時起模會造成粘結,待逐步成型后再用高濃度,成型后用低濃度蜜水撞光。
10.C
11.E
注解:蠟丸以蜂蠟作為賦形劑,有很強的疏水性,溶散十分緩慢,因此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強的藥物可以制成蠟丸,在減慢溶散過程的同時,減小了藥物的釋放量因此也就降低了毒性。
12.D
注解:由于滴管口直徑不能太大因此導致滴丸直徑較小,載藥量小;一些液體藥物分散于固體基質中可使液體藥物固體化,如蕓香油滴丸;滴丸中藥物分散均勻,丸重差異小,因此劑量較準確;以水溶性物質為基質為速效劑型;生產車間無粉塵,勞動保護好。
13.B
注解:二者只有制法同,采用滴制法制備,但是所用設備還不一樣,區別在于滴丸滴頭是單頭的,基質與藥物同時滴出,膠丸滴頭是雙滴頭,藥物與囊材分別滴出。二者劑型不同, 滴丸為丸劑,膠丸為軟膠囊。分散體系不同,滴丸是固體分散體系,膠丸為囊殼包衣藥物。輔料不同,滴丸用的是基質,可稱作固體溶媒,膠丸是膠體膜材料制成囊殼。
14.E
注解:PEG即聚乙二醇,為水溶性基質,冷卻劑應選用與基質溶解性相反的,因此答案是液體石蠟。
15.B
從制劑學觀點看,蘇冰滴丸中的藥物高度分散于水溶性的PEG-6000的基質所形成的固體分散體中,因此療效好。
16.C
17.B
[B型題]
(1~2題)
1.D
2.E
(3~5題)
3.A
4.C
5.B
(6~8題)
6.B
7.A
8.D
(9~11)
9.B
10.C
11.D
(12~15題)
12.D
13. D
14. E
15. B
(16~19題)
16.D
17.B
18.A
19.C
[X型題]
1.ABCDE
注解:水、酒、藥汁主要用于水丸的制備輔料,蜂蜜主要用于蜜丸、水蜜丸等的輔料,面糊主要用于糊丸制備的輔料。
2.ABC
注解:水丸在制備時所用輔料是水、酒、醋、藥汁,制備后隨著干燥過程的結束,輔料的水、酒、醋、藥汁中的溶劑均已除去,整個水丸不含其他輔料,因此可以說含藥量高;水丸是以泛制法制備的,每層藥粉均是層層泛入,因此將不良氣味的藥粉泛入內部可以加以掩蓋;每層藥粉均較為致密,因此不易吸潮;但是在制丸過程中丸和丸接受的撞擊力往往不同,因此有的丸撞擊較實不易溶散,有的易溶散,溶解時限不易控制;整個制丸過程操作工序較長,生產周期長。
3.ABD
注解:絲瓜絡為纖維性較強的植物藥,乳香、沒藥為粘稠度大不易粉碎的樹脂類藥,阿膠富含膠質,如果做泛制藥粉,一則難以粉碎,二則不易泛制;而膽汁本身即為液態,不必提取;白術為不同植物藥,且含揮發油,可以粉碎入藥。
4.ABC
注解:為便于起模,藥粉的粘性應適中,粘性過強或無粘性的藥粉均不利于起模;起模用粉應過6~7號篩。
5.ABD
注解:泛制法蓋面有三種:清水蓋面、清漿蓋面、干粉蓋面。
6.BDE
注解:含有糖、粘液質較多宜溫蜜和藥,若熱蜜和藥蜜溫過高易使其熔化,所得丸塊粘軟,不易成形,冷后又變硬,不利制丸,服后不易溶散;一般含糖類較多的藥材用蜜量宜少些,因為本身有一定粘性,夏季溫度高,用蜜量宜少;手工不如機械混合力量大,用蜜量宜多。
7. AB
注解:優良的丸塊應該軟硬與粘稠度適宜,能夠隨意塑形而不開裂,手搓捏而不粘手,不粘附器壁。
8.CD
注解:蜂蜜煉制不到程度,蜜嫩水多說明其中有一定蔗糖含量,當蜜丸失水干燥后,會有蔗糖析出造成“反砂”現象,失水干燥后原有蜜丸皺縮,產生“皺皮”現象。
9.ABE
注解:濃縮丸又稱為“藥膏丸” 或“浸膏丸”,既可以采用泛制法制備又可以采用塑制法制備;由于蜜丸是以藥材原粉入藥,而濃縮丸中的藥材經過了提取,因此與蜜丸相比減少了體積和服用量,可以說是傳統蜜丸的改進。
10.ABCD
注解:微丸是直徑小于2.5mm的各類球形小丸;微丸體積小,比表面積大,分布面積大,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其釋藥行為是組成一個劑量的多個小丸釋藥行為的總和,個別小丸制備上的缺陷不致于對整個制劑的釋藥行為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其釋藥規律具有重現性;微丸可以是制成緩、控釋制劑,也可以是速效制劑。
11.AB
注解:液滴與冷卻劑之間的粘附力要小于液滴的內聚力,以使液滴可以收縮凝固成丸,但也不宜過小,否則不利于液滴表面附著氣泡的逸出;冷卻劑的相對密度應與液滴的相對密度接近,以使液滴逐漸上升或緩緩下沉而使充分凝固,使丸型圓整。
12.ABDE
注解:滴丸制備的過程是基質與藥物融合在一起,再滴入冷卻劑中,冷凝為固體,因此需要基質熔點較低或加熱(60-100℃)下能熔成液體,而遇驟冷又能凝固;另外滴丸未用時應為固體,對人體應安全,對藥物無不良影響。
13.ACD
注解:形成固態凝膠及形成固態乳劑是液體藥物在基質中的分散狀態。
14.BE
注解:理論丸重的計算公式為2πrγ,滴管口徑大丸重也大,但不宜太大,過大液滴不能充分浸潤管口;滴丸滴速越快也越不易浸潤管口因此丸重應比預想的小;溫度高γ(表面張力)小,因此丸重小;滴管口與冷卻劑之間的距離應小于5cm,否則液滴可能因撞擊冷卻劑液面而跌散,導致丸重差異。
15.AB
注解:液滴不宜過大,因為液滴愈小,單位表面積愈大,收縮力越強,越容易成球形;液滴與冷卻液的密度差不宜過大,應相近這樣能使液滴緩慢上升或下沉,使圓形圓整;液滴與冷卻劑間的親和力要適宜,過大不能成球形,過小不利于氣泡逸出;冷卻劑要梯度冷卻,有利于丸收縮成型;
16.ABCDE
17.ABCDE
注解:水丸可以包藥物衣,即可起到一定藥理作用,另外包朱砂衣也較美觀;一般包衣都較致密,可以增強制劑穩定性,包腸溶衣可以在腸定位釋放。
18.ABCE
注解:藥物衣為傳統包衣方法。
19.ABCDE
注解:一般大蜜丸不檢查溶散時限,其他均檢查。
20.BC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