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最佳選擇題 |
第 5 頁:配伍選擇題 |
第 11 頁:綜合分析選擇題 |
第 12 頁:多項選擇題 |
一、最佳選擇題(共4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單選題] 《本草綱目拾遺》新增的藥物數是
A.921種
B.730種
C.716種
D.850種
E.365種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草綱目拾遺》全書l0卷,載藥921種,其中新增716種,創古本草增收新藥之冠,極大地豐富了本草學。故答案選C。
2[單選題] 對因功效不包括
A.祛風
B.除濕
C.殺蟲
D.清熱
E.平喘
參考答案:E
參考解析:對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藥能針對病因起治療作用。具體包含祛邪、扶正、調理臟腑功效、消除病理產物等。其中,屬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風、散寒、除濕、清熱、瀉下、涌吐、解毒、殺蟲等。而選項E平喘屬于對癥功效。故答案選E。
3[單選題] 以下不反映產地對藥材質量影響的說法是
A.性從地變,質與物遷
B.土地所出,真偽新陳,并各有法
C.諸藥所生,皆有境界
D.失其時,則氣味不全
E.離其土,則質同而效異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神農本草經》載:“土地所出,真偽陳新,并各有法。”《本草經集注》指出:“諸藥所生,皆有境界。”《新修本草》載:“離其土,則質同而效異。”《本草綱目》云:“性從地變,質與物遷。”這些傳統理念都充分說明產地與藥材質量的相關性。李呆謂:“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說明產地與采收對藥材質量的影響。故答案選D。
4[單選題] 中藥材產地加工的目的是
A.防止藥材變色
B.促使藥材干燥,保證藥材質量
C.減少藥材含水量
D.保證藥材完整
E.防止化學成分丟失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中藥材產地加工的目的是:①除去雜質及非藥用部位,保證藥材的純凈度;②按藥典規定進行加工或修制,使藥材盡快滅活,干燥,保證藥材質量;③降低或消除藥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證用藥安全;④有利于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化;
⑤有利于包裝、運輸與貯藏。只有選項B是符合的,故答案選B。
5[單選題] 為避免發霉、變色、蟲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壞,藥材貯藏前一般均需
A.干燥
B.蒸、煮、燙
C.搓揉
D.發汗
E.切片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鮮藥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發霉、變色、.蟲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壞,保證藥材質量,利于貯藏。蒸、煮、燙、發汗、切片都是加工藥材使之容易干燥的過程。蒸、煮、燙適用于含漿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藥材;切片適用于較大的根及根莖類、堅硬的藤木類和肉質的果實類藥材;發汗是為了促使某些藥材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小刺激性,從而利于干燥;搓揉是使皮、肉緊貼,達到油潤、飽滿、柔軟或半透明等目的。故答案為A。
6[單選題] 根據物質分子大小差別進行分離的應用是
A.藥材濃縮水提取液中加高濃度乙醇除去多糖、蛋白質
B.一葉荻水浸液中提取一葉荻堿
C.一些揮發油和一些生物堿的提取分離
D.采用硅膠、氧化鋁及活性炭為吸附劑進行的物理吸附
E.精制藥用酶時需除去無機鹽
參考答案:E
參考解析:根據物質分子大小差別進行分離包括凝膠過濾法和膜分離法。A選項,屬于利用兩種以上不同溶劑的極性和溶解性差異進行分離;B選項,屬于通過簡單吸附法進行物質的濃縮與精制;C選項,屬于根據物質的沸點進行分離;D選項,屬于根據物質的吸附性差別進行分離;E選項,在酶的分離過程中,由于無機鹽的存在,對離子交換有很大的影響,精制藥用酶時必須除去無機鹽,此時常用透析法進行脫鹽,屬于膜分離法。故答案選E。
7[單選題] 麻黃生物堿主要集中在麻黃的
A.根
B.根皮
C.葉
D.莖皮
E.莖的髓部
參考答案:E
參考解析:生物堿在植物體內多數集中分布于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麻黃生物堿在麻黃髓部含量高,故答案選E。
8[單選題] 《中國藥典》規定丹參質量控制成分丹酚酸B不得少于
A.0.25%
B.1%
C.0.6%
D.0.8%
E.3%
參考答案:E
參考解析:《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丹參藥材中丹參酮Ⅱ。和丹酚酸B含量,要求丹參酮Ⅱ.、隱丹參酮和丹參酮1的總量不得少于0.25%,丹酚酸B不得少于3.0%:故答案選E。
9[單選題] 麝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
A.麝香酮
B.降麝香酮
C.脂肪酸
D.多肽
E.麝香吡啶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麝香的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其中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有效成分,為油狀液體,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是麝香的質量控制成分.使麝香具有特有的香氣,對冠心病有與硝酸甘油同樣的療效,而且副作用小:麝香中還含有降麝香酮、麝香吡啶和羥基麝香毗啶,而且還有多肽、脂肪酸等。故答案選A.
10[單選題] 含雙環氧木脂素成分的中藥是
A.秦皮
B.連翹
C.補骨脂
D.前胡
E.細辛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含木脂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有五味子、厚樸、連翹和細辛,其中連翹的木脂素類成分多為雙環氧木脂素及木脂內酯,細辛中的主要化學成分為揮發油、木脂素類和黃酮類:秦皮、前胡和補骨脂是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故答案選B。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