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臟六腑陰陽的根本在于
A、肝
B、腎
C、心
D、肺
E、脾
23、肝其華在
A、發
B、唇
C、毛
D、面
E、爪
24、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是
A、天癸
B、血液
C、津液
D、腎精
E、腎氣
25、全身血液經脈聚會于肺內,進行氣體交換輸布到全身,這體現了肺的什么功能
A、肺主通調水道,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泄
B、肺主宣發與肅降
C、肺主氣,司呼吸
D、肺朝百脈
E、肺為水上之源
26、有“華蓋”之稱的為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27、被稱為“先天之本”的臟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28、被稱為“嬌臟”的臟腑為
A、心
B、脾
C、腎
D、肝
E、肺
29、其華在毛的是
A、肝
B、脾
C、肺
D、腎
E、心
30、心其華在
A、發
B、唇
C、毛
D、面
E、爪
31、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核心是
A、調暢情志
B、調暢氣機
C、促進脾腎運化
D、促進生殖
E、促進津血運行
32、與腎相表里的是
A、膽
B、小腸
C、胃
D、大腸
E、膀胱
33、有“水谷之!敝Q的是
A、三焦
B、小腸
C、大腸
D、膽
E、胃
34、與腎相表里的臟腑是
A、脾
B、小腸
C、大腸
D、膀胱
E、胃
35、主腐熟水谷的臟腑是
A、脾
B、小腸
C、大腸
D、膀胱
E、胃
36、李時珍提出的“元神之府”是指
A、目
B、心
C、頭
D、腦
E、脈
37、“太倉”指的是
A、小腸
B、大腸
C、胃
D、膀胱
E、三焦
38、具有泌別清濁生理功能的是
A、小腸
B、大腸
C、胃
D、膀胱
E、三焦
39、對整個津液代謝起主宰作用的臟腑是
A、腎
B、三焦
C、脾
D、肺
E、心
40、臨床上治療血虛病癥時常于補血藥中配以補氣藥,體現了
A、氣能生血
B、氣能行血
C、氣能攝血
D、血能生氣
E、血能載氣
41、臨床上治療血行不暢,如血瘀時,常分別配合行氣藥或補氣藥,體現了
A、氣能生血
B、氣能行血
C、氣能攝血
D、血能生氣
E、血能載氣
42、生成宗氣的器官是
A、心和肺
B、肺和脾胃
C、肝和腎
D、肝和脾胃
E、肺和肝
43、使內臟維持于固有位置而不下垂是依賴于氣的
A、固攝作用
B、氣化作用
C、防御作用
D、推動作用
E、溫煦作用
44、貫心脈而推動血液循行的氣是
A、宗氣
B、營氣
C、元氣
D、腎氣
E、衛氣
45、手足三陽經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
A、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后
B、太陽在前,陽明在中,少陽在后
C、少陽在前,陽明在中,太陽在后
D、少陽在前,太陽在中,陽明在后
E、陽明在前,太陽在中,少陽在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