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四類癥狀 |
第 2 頁:五種妙招 |
春節期間,少不了走親訪友、朋友聚會,每頓都是大魚大肉,生活作息混亂......
在春節后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這就是“春節后綜合征”的典型表現。
為了幫助大家盡快以最佳的狀態迎接工作學習,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應對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睡眠紊亂綜合征
【癥狀】春節長假,許多人選擇走親訪友,或外出旅游。
回來后,有些人卻是夜里精神抖擻,熬到早晨才能睡著;可白天頭昏腦漲,提不起精神。
【病因】這種睡眠障礙主要是由于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突然改變所造成的。
出游時疏忽了自我保護與調節,將旅游行程安排得過滿,坐火車、乘飛機,使自己在行程中精神過于緊張,打亂了睡眠與覺醒的生物節律,身心過于疲勞,于是導致了睡眠紊亂。
【應對措施】盡快恢復原來的生活規律,確保睡眠規律性;睡前不要讓大腦高度興奮,可用聽音樂等手段靜心;
每晚堅持熱水泡腳5~10分鐘;可在睡前適當飲用熱牛奶、豆漿。
嚴重者也可進行針灸、按摩等中醫療法等。
2、心神不寧,情感失調綜合征
【癥狀】有些人能忙不能閑,尤其是文秘人員、私企或外企白領,平時腿上好像上了發條,忙得不亦樂乎。
按說過春節放假可該歇歇了,可他們好像有種“失落感”,呆在家里度日如年。
7天下來,不但沒休息好,反而覺得郁郁寡歡,好些天才緩過勁來。
【病因】這是由于習慣了平時經常在高度緊張工作壓力下的思維和運作模式。
如果突然停下來無所事事,再加上無其他興趣愛好,易導致心理失衡,機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就會處于抑制和降低狀態,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發生紊亂,血液循環減慢,腦部供血不足,于是變得無精打采。
【應對措施】緩解這種心理失調癥,關鍵在于進行自我調適,該工作時認真工作,休息時也要給心靈放個假,學會休閑、娛樂。
3、沒有胃口,消化不良綜合征
【癥狀】春節長假里,走親戚、拜年、朋友聚會樣樣都離不了飯局,天天是雞、鴨、魚、肉等美味佳肴,頓頓吃得是滿嘴流油。
再加上各種零食,一天到晚嘴不閑著。
過不了幾天,有些人便覺得毫無胃口,吃不下東西了,肚子脹滿不適,胃部隱隱作痛,再好的飯菜也不想吃,甚至看見就惡心。
【病因】過節期間,不少人因貪吃美味佳肴而患上“傷食癥”。
這是因為暴飲暴食或貪食油膩食物,打破了日常的進食習慣和規律,攝入各種甜、咸、油膩、冷、酸、辣等食品過多,增加了胃腸道的負擔,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
胃腸蠕動功能減弱,消化液供給不足,造成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和煩躁不安等癥狀。
【應對措施】春節長假也要注意飲食有節。
對待傷食癥,除了管好嘴巴,讓胃腸道好好休息外,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品。
此外,可以積極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快走、慢跑、做操、打球或跳舞等;
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隨之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4、眼睛不適,沉溺網絡綜合征
【癥狀】春節長假期間,不少人足不出戶,一天到晚與電腦為伴,沉溺于網絡,不是下棋就是聊天或者玩網絡游戲。
幾天下來,只覺得頭重腳輕,眼睛發干,澀痛不適,看東西發花,還成了雙影。這便是因整天上網用眼不當得了網絡綜合征。
【病因】這是由于通宵達旦地上網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頭昏腦漲、注意力渙散、目澀干痛、視物昏花、重影、心慌冒汗、五心煩熱、肢麻或顫抖等癥狀。
尤其是眼睛長時間受到屏幕上炫目、閃爍的刺激,易產生視覺疲勞,引起一種叫做“視屏終端癥”的網絡綜合征,長假過后發病率要比平時多2~3倍。
【應對措施】控制上網時間,用電腦超過一小時應休息十幾分鐘。
多吃些動物肝臟、瘦肉、胡蘿卜和豆芽等富含維生素A和蛋白質的食物, 或用菊花、枸杞泡茶飲用,有益于消除眼疲勞。
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一些眼藥水,并輔以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藥物治療。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