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和監督
1.大氣污染源的調查:★大氣污染源分為點源、面源、線源三種類型。
①點源調查(一個工廠或一個煙囪):位置、與居住區的距離;生產性質、規模、工藝、
設備等;污染物種類、排放量、排放方式及高度;凈化處理設備的類型及效果;車間外
無組織排放情況。
②面源調查(一城市或工業區):地理位置、地形、氣象條件;功能分區、點源分布;人
口密度、建筑密度、人口構成;居民用燃料情況(種類、量、取暖及排煙方式);交通
運輸(交通干線分布、機動車種類、流量等);路面鋪設和綠化情況。
③線源調查(交通運輸):交通工具種類、流量;使用燃料種類;尾氣排放情況。
2.大氣污染狀況的監測
①★采樣點選擇:
Ⅰ點源監測選點:
a四周布點:以污染源為中心,分8個方位,在不同距離的同心圓周上
設點。在更遠的距離或其他方位設對照點。
b扇形布點:在污染源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在3~5個方位的不同距離處設點。
在上風側適當距離設對照點
c捉煙波采樣:隨煙波變動方向,在煙波下方。不同距離采樣,可以每半天確定一次煙
波方向。在上風側適當距離設對照點。
a b c
Ⅱ面源污染監測選點:
a按城市功能分區布點:工業區、交通區、商業區、居民區、清潔對照區,每區可設2~3
個采樣點;
b幾何狀布點:監測區域劃成許多方形小格,采樣點位于各方格對角線的交點;
c根據污染源、人口分布、地形等靈活設點。
Ⅲ線源污染監測選點:
a道路交通沿線設采樣點;
b采樣設備采樣口離地面的高度應在2~5米范圍內;
c距道路邊緣距離不超過20米。
②采樣時間的選擇(*)
a常年連續采樣:大氣自動監測站;
b日平均濃度:每日至少有20個1小時濃度平均值或20h的采樣時間。如果條件不容許,
每天也至少應采樣3次,包括大氣穩定的夜間、不穩定的中午和中等穩定的早晨或黃昏。
c年平均濃度: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勻的5~12個日均值,每天的采樣時間與測定日平均濃度時相同。
d季節采樣
e測一次最大濃度:選擇污染最嚴重的時刻采樣,采樣時間一般為10~20分鐘。
③監測指標的選擇(*)
點源污染的大氣監測:以點源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質為指標
面源污染的大氣監測:一般常用指標為SO2、NO2、CO、PM2.5、 PM10、O3
線源監測常用指標------NO2、CO、PM2.5
④采樣記錄(*):采樣日期、采樣時間、采氣流量、周圍環境情況、氣象條件。
⑤監測結果的分析與評價(*)
3.人群健康調查:(*)
確定調查現場(污染區和清潔區),確定調查對象,調查樣本數(200-300,不少于100)
①暴露評價:大氣監測資料、調查問卷、個體暴露測定、人體生物材料監測
②健康效應測定:疾病資料(死亡和發病率資料收集、調查問卷)、體檢和生物材料監測。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