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衛生毒理學】下列各種化學物質中,不屬于外源性化合物的是
A.農用化學品、工業化學品
B.藥物
C.食品添加劑、日用化學品
D.營養素和必需微量元素
E.環境污染物、化學致癌物
【答案】D
【答案解析】
外源性化合物是在人類生活的外界環境中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的化學物質;非人體的組成成分,也非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D
12、【衛生毒理學】化學物質危險度評定的內容不包括
A.危害認定
B.劑量-反應關系評價
C.接觸評定
D.危險度特征分析
E.衛生標準制訂
【答案】E
【答案解析】
外源性化合物的危險度評定一般包括四個步驟,即危害認定、危害表征、暴露評定和危險度表征。危險度評定的結果可作為制訂衛生標準的依據。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E
13、【衛生毒理學】毒理學試驗中溶劑的選擇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條,除了
A.受試物溶解后穩定
B.本身無毒
C.與受試物不發生反應
D.不改變受試物的理化性質及生物學活性
E.不被機體吸收
【答案】E
【答案解析】
毒理學試驗中選用的溶劑和助溶劑應是無毒的,與受試化合物不起反應,受試化合物在溶液中穩定,也就是不改變受試物的理化性質及生物學活性。溶劑一般都會被機體吸收。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E
14、【衛生毒理學】有一類致癌物經過致突變試驗證明不能與DNA發生反應,它們屬于
A.遺傳毒性致癌物
B.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C.前致癌物
D.近致癌物
E.終致癌物
【答案】B
【答案解析】
非遺傳毒性致癌物指經過目前的致突變試驗證明不能與DNA發生反應的一大類致癌物。前致癌物、近致癌物和終致癌物為間接致癌物的不同代謝階段和不同致癌活性形式。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B
15、【流行病學】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用對照組的發病率除以接種組的發病率稱為
A.相對危險度
B.特異危險度
C.保護率
D.效果指數
E.抗體陽轉率
【答案】D
【答案解析】
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用對照組的發病率除以接種組的發病率稱為效果指數。效果指數用于流行病學實驗研究,主要評價干預措施的預防效果。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D
16、【流行病學】構成“傳染過程”的必備因素有
A.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B.微生物、媒介、宿主
C.寄生蟲、中間宿主、終末宿主
D.病原體、機體
E.患者、污染物、環境條件
【答案】D
【答案解析】
傳染過程是指病原體進入機體后,病原體與機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其過程包括病原體和機體兩個因素。傳染過程與流行過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流行過程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蔓延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病原體從已感染者排出,經過一定傳播途徑,侵入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如此往復,不斷發生、發展的過程。其過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統稱為流行過程三環節。只有三個環節同時存在并相互聯系才能形成傳染病的流行過程。這一過程經常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其流行過程即告終止。傳染過程是在個體中發生的現象,而流行過程是在人群中發生的現象。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D
17、【衛生毒理學】石棉屬于
A.遺傳毒性致癌物
B.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C.前致癌物
D.直接致癌物
E.近致癌物
【答案】B
【答案解析】
石棉為非遺傳毒性致癌物,其致癌作用與其纖維結構有關。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B
18、【衛生毒理學】關于遺傳毒性致癌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其原型或經代謝活化后具有DNA反應活性
B.絕大部分遺傳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經代謝活化后為親電子劑
C.其原型或經代謝活化后具有致突變性
D.有可檢測的閾劑量
E.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
【答案】D
【答案解析】
遺傳毒性致癌物一般認為無可檢出的閾值。其他幾項選擇是遺傳毒性致癌物發揮致癌作用的特點。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D
19、【流行病學】在糖尿病的篩檢試驗中,甲方案將血糖陽性標準定在110mg/100ml,乙方案將血糖陽性標準定在130mg/lOOml,這意味著
A.甲方案的靈敏度比乙方案高
B.甲方案的靈敏度比乙方案低
C.甲方案的靈敏度與乙方案相等
D.兩種方案的靈敏度均增高
E.兩種方案的靈敏度均降低
【答案】A
【答案解析】
如果篩檢試驗的陽性標準值服從連續性分布,那么靈敏度和特異度將隨篩檢試驗陽性標準的變化而變化。就糖尿病而言,陽性標準值越低,研究對象被判為可疑患者(篩檢陽性)的可能性越大,篩檢試驗的靈敏度也就越高,特異度越低,反之亦然。本題中,甲方案的血糖陽性標準低于乙方案,因此甲方案的靈敏度比乙方案高。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A
20、【流行病學】1987年共發生200個某病病例,該年年初已存在該病800例,該年年內死亡該病40例。以人年為觀察單位,1987年觀察人年數估計值是
A.680
B.760
C.880
D.920
E.960
【答案】C
【答案解析】
人時的計算主要有三種方法:①精確法:如果以人年為單位,累計個人的實際觀察時間為觀察人年。此法準確,但很費時間,適用于小樣本。②壽命表法:觀察對象較多時,不宜使用精確法,而可選用壽命表法。壽命表法有很多種計算方式,如果以人年為單位,簡單的方法是將觀察對象年內進入隊列者作1t2個人年計算,失訪或出現終點事件者也作1/2個人年計算。③平均數法:如果不知道觀察對象何時進入或退出隊列,不宜選用上述兩種方法,而可考慮用平均數法。如果以人年為單位,平均數法是以觀察期間的平均人數乘以觀察年數即得到觀察總人年數。
根據本題所提供的資料,計算人年數選用壽命表法。1987年新發生的200個病例和死亡的40個病例各計1/2,則:
1987年觀察人年數=800+100~20=880
所以本題答案選擇C
編輯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