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相關行為和心理(2題)
1.“知信行”模式是有關行為改變教成熟的模式,其間的關系是 A
A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 B知是動力、信是基礎、行是目標C知是目標、信是動力、行是基礎 D知是基礎、信是目標、行是動力 E知是目標、信是基礎、行是動力
2.美國心理學家WOODWORTH最早提出的行為模式為 A
A.S刺激—O有機體—R反應 B. O有機體—S刺激—R反應 C.R反應— S刺激—O有機體
D. S刺激—R反應—O有機體 E. O有機體—R反應—S刺激
3.知信行理論模式指的是(D )
A、知識、信仰、行為 B、知識、態度、行動 C、知識、態度、信念
D、知識、態度、信念和行為 E、知識、信仰、行動
4、健康相關行為一般可以分為:B
A、基本健康行為和基本不健康行為 B、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C、日常生活行為和致病行為 D、個人的健康行為的團體的健康行為
5、應用較多的的也比較成熟的“知、信、行”理論模式是指:E
A.知識和信息是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的基礎 B.信念和態度是行為改變的動力
C.人們只有了解有關健康知識,才能建立起積極和正確的信念
D.人們只有建立起積極的信念與態度,才有可能主動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轉變危害健康的行為
E.以上都是
6.行為是有機體在外界環境刺激下所產生的生理、心理變化的反應。其中S代表:B
A、內外環境 B、內外環境中的刺激源 C、有機體 D、行為主體人 E、人的行為反應
7.知——信——行模式(KABP model)中,A代表B
A.知識 B.態度 C.信息 D.決心 E.行為
8.在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思提出的行為模式中,R代表D
A.刺激 B.興奮 C.組織 D.反應 E.機體
9.駕車時使用安全帶屬于促進健康行為中的 (B)
A、基本健康行為 B.預警行為 C.保健行為 D.避開環境危害行為 E.健康教育行為
10.患者戒煙的強化因素是 (D)
A、患者了解吸煙的危害 B、患者使用幫助戒煙的產品 C、醫生指導患者如何戒煙
D、醫生對患者戒煙表示肯定和贊許 E、醫生對患者進行經濟限制
11.人的外顯行為常常由5個基本要素構成,下列不是的C
A、行為主體 B、行為客體 C、行為方式 D、行為手段 E、行為結果
12.下列哪項不是危害健康的行為 E
A、致病性行為 B、不良生活習慣 C、高危險行為 D、不良疾病行為 E.預警行為
13.行為改變模式中,KABP是指C
A.醫學模式 B.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C.知信行模式 D.健康信念模式 E.行為轉變階段模式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