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本章節中講到的“酶的結構與功能”、“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等知識點,考到幾率相對較高,需要重點記憶。同時要對酶的結構有比較熟悉的了解。
A1型選擇題
1.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為酶
A.啟動熱力學不能發生的反應
B.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C.能升高反應的活化能
D.可改變反應的平衡點
E.對作用物(底物)的選擇性
2.有關結合酶概念正確的是
A.酶蛋白決定反應性質
B.輔酶與酶蛋白結合才具有酶活性
C.輔酶決定酶的專一性
D.酶與輔酶多以共價鍵結合
E.體內大多數脂溶性維生素轉變為輔酶
3.輔酶與輔基的差別在于
A.輔酶與酶共價結合,輔基則不是
B.輔酶參與酶反應,輔基則不參與
C.輔酶含有維生素成分,輔基則不含
D.輔酶為小分子有機物,輔基常為無機物
E.經透析方法可使輔酶與酶蛋白分離,輔基則不能
4.有關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確的是
A.初分泌的酶原即有酶活性
B.酶原轉變為酶是可逆反應過程
C.無活性酶原轉變為有活性酶
D.酶原激活無重要生理意義
E.酶原激活是酶原蛋白質變性
5.關于酶競爭性抑制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抑制劑與底物結構相似
B.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底物結合部位
C.增加底物濃度也不能達到最大反應速度
D.當抑制劑存在時Km值變大
E.抑制劑與酶非共價結合
6.有關變構調節(或變構酶)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催化部位與別構部位位于同一亞基
B.都含有一個以上的亞基
C.動力學曲線呈S型曲線
D.變構調節可有效地和及時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E.該調節可調節整個代謝通路
答案及解析:
1.B。
酶的高效催化是通過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實現的。使分子從基礎狀態達到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活化能高低決定反應體系活化分子多少,即決定反應速度。欲加速反應進行,或外加能量(如加熱),或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酶就是通過降低活化能加速化學反應的。
2.B。
結合酶的催化活性,除蛋白質部分(酶蛋白)外,還需要非蛋白質的物質,即所謂酶的輔助因子,兩者結合成的復合物稱作全酶,對于結合酶來說,輔酶或輔基上的一部分結構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組成成分。
3.E。
結合酶的輔助因子按其與酶蛋白結合的緊密程度不同可區分為輔基和輔酶。輔基與酶蛋白以共價鍵緊密結合,用透析和超濾等物理方法不能除掉;輔酶與酶蛋白非共價結合,比較疏松,用透析和超濾等方法可以與酶蛋白分離。
4.C。
有些酶在細胞內合成或初分泌時,沒有催化活性,這種無活性的酶的前體稱為酶原。無活性的酶原變成有活性酶的過程叫酶原激活。
5.C。
增加底物濃度是可以達到最大反應速度的,即Vmax不變。
6.A。
分子中凡與底物分子相結合的部位稱為催化部位,凡與效應劑相結合的部位稱為調節部位,這兩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亞基上,或者位于同一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