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牙病變典型病變X線影像
齲病:圓弧凹陷狀硬組織缺損或口小底大的倒凹狀缺損,洞底邊界清楚。
牙髓病:
(1)牙髓鈣化:髓石可為圓形或針狀;彌散性鈣化X線表現為正常髓腔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
(2)牙內吸收:髓腔擴大
畸形中央尖:
中央窩處突出的小牙尖,多見于前磨牙,常為對稱性發生。
畸形舌側窩、畸形舌側尖、牙中牙(牙內陷)
上頜切牙或側切牙。
舌隆突特別突起—畸形舌側尖、舌側窩處透射的縱行裂溝—畸形舌側窩。
舌側窩向髓腔深入過深,釉質密度較高,在牙中央形成一個類似小牙的結構,稱為“牙中牙”。
釉質發育不全:
牙冠部密度減低,牙冠磨耗變短小,與鄰牙接觸點消失。髓室無異常。
遺傳性乳光牙本質:
X線表現為牙冠嚴重磨損,變短小,鄰牙間隙增大,髓室和根管部分或全部閉塞。
多生牙:
拍攝X線片可確定多生牙的數目、位置、形態及與鄰牙的關系。必要時可用埋伏牙定位投照或錐形束CT確定多生牙位于牙列唇頰側或舌腭側。
先天缺牙:
多發生于恒牙列,可以是任何一個牙的缺失。一般為雙側對稱缺失。全口多數牙缺失或無牙畸形常伴外胚葉發育不全。
阻生牙: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最為常見。
牙外傷
(1)牙脫位:牙周膜間隙增寬。
(2)牙折:不整齊如鋸齒狀的很細的線狀透射影,折斷牙表面的連續性中斷。
牙根折裂(發生于后牙牙根)
縱形、橫形和斜形,以縱形多見。
早期:根管影像局部或全部增寬;
晚期可見沿牙根中軸從牙頸部折斷并常發生移位。
根尖周病:
根尖周膿腫:急性期無骨質破壞;慢性期根尖區低密度骨質破壞區,范圍較小,骨硬板消失;邊界清楚但邊緣不光滑。
根尖周肉芽腫:根尖、根側方或根分叉有圓形或卵圓形的密度降低區,直徑不超過1cm,周界清楚,無致密的骨硬板。
根尖周囊腫:病原牙為中心形狀較規則、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卵圓形低密度透射區,邊緣清晰銳利,有一薄層致密線條影。
致密性骨炎:患牙根尖區的骨小梁增粗、增多,骨質密度增高,骨髓腔變窄甚至消失。與正常組織無明顯分界。
牙骨質增生:增生的牙骨質沿牙根不斷沉積,使患牙的牙根變粗大,也可見根尖呈球形增生。
牙骨質結構不良(三期病變):
早期病變:X線片低密度透射區,多數為小圓形或類圓形,邊緣不整齊,骨硬板及牙周膜間隙消失。
第二期:X線病變區有高密度的點狀或小片狀鈣化影。
第三期:X線表現為根尖區呈團狀、體積增大的鈣化影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