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一、A1
1、下列哪項是用來說明某事物內部各構成部分所占的比重的
A.可信區間
B.標準誤
C.標準差
D.平均數
E.構成比
2、下列哪項能夠用來說明某種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
A.率
B.構成比
C.平均數
D.標準差
E.標準誤
3、下列哪項能夠在正態分布或近似正態分布中表示范圍的估計值
A.平均數
B.構成比
C.率
D.可信區間
E.標準差
4、下列哪項能夠表示抽樣誤差的大小
A.構成比
B.率
C.可信區間
D.標準差
E.標準誤
5、下列哪項能夠說明一組觀察值之間的變異程度,即離散度
A.標準誤
B.標準差
C.可信區間
D.率
E.構成比
6、下列哪項能夠反映一組性質相同的觀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趨勢的統計指標
A.標準差
B.標準誤
C.平均數
D.可信區間
E.構成比
7、下列哪項屬于WHO推薦的其目的是為了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某群體口腔健康狀況,并估計在該群體中開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的調查方法
A.單純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
C.捷徑調查
D.整群抽樣
E.普查
8、為查明某病或某些疾病在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現患情況或流行強度,大多使用
A.群組研究
B.抽樣調查
C.捷徑調查
D.病例-對照研究
E.描述性流行病學
9、調查需要的工作量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在較小范圍內使用屬于下列哪種調查方法的最大缺點
A.抽樣調查
B.群組研究
C.捷徑調查
D.病例-對照研究
E.普查
10、能發現調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給予及時治療,或用作項目開發的依據是哪種調查方法的最大優點
A.抽樣調查
B.普查
C.捷徑調查
D.病例-對照研究
E.群組研究
11、在特定時間范圍內,對特定人群中的每一個成員進行的調查或檢查,屬于調查方法中的
A.抽樣調查
B.普查
C.捷徑調查
D.驗證病因假設
E.設立對照組
12、流行病學的作用不是用于
A.研究統計資料的分析
B.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
C.研究疾病預防措施的效果
D.描述人群口腔健康與疾病的分布狀態
E.監測口腔疾病流行趨勢
13、關于口腔流行病學的主要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用于口腔疾病發展趨勢的監測
B.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響流行的因素
C.研究口腔疾病治療的新教材和新技術
D.制定口腔衛生保健規劃并評價其發展
E.用于研究疾病預防措施并評價其效果
14、標準一致性試驗中可靠度優的Kappa值是
A.0.40以下
B.0.41~0.60
C.0.61~0.80
D.0.81~1.0
E.0.41~0.80
0.40以下 |
可靠度不合格 |
0.41~0.60 |
可靠度中等 |
0.61~0.80 |
可靠度優 |
0.81~1.0 |
完全可靠 |
15、在估計樣本含量的公式N=K×Q/P中錯誤的解釋是
A.N為受檢人數
B.P為預期現患率
C.Q為1-P
D.K根據研究項目的允許誤差大小而定
E.允許誤差為10%時,K=100
16、擬調查某大學學生的齲病患病情況,若進行抽樣調查應采取
A.單純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
C.分層抽樣
D.整群抽樣
E.多級抽樣
17、Kappa值為0.40以下時可定為
A.完全不可靠
B.可靠度不合格
C.可靠度中等
D.可靠度優
E.完全可靠
0.40以下 |
可靠度不合格 |
0.41~0.60 |
可靠度中等 |
0.61~0.80 |
可靠度優 |
0.81~1.0 |
完全可靠 |
二、B
1、A.單純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
C.分層抽樣
D.整群抽樣
E.多級抽樣
<1>、最基本的抽樣方法,也是其他抽樣方法的基礎的是
<2>、將抽樣對象按次序編號,先隨機抽取第一個調查對象,然后再按一定間隔隨機抽樣的是
<3>、先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成若干個“層”,再在每個層中用隨機方式抽取調查對象,再將每個層所有抽取的調查對象合成一個樣本的是
<4>、以整群為抽樣單位,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群為調查單位,然后對每個群內所有對象進行檢查的是
<5>、在進行大規模調查時,常把抽樣過程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可采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是
<6>、是按一定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樣,可以使用抽簽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隨機數字表來抽取樣本的調查方法是
2、A.選擇性偏倚
B.無應答偏倚
C.測量偏倚
D.回憶偏倚
E.檢查者偏倚
<1>、調查時由于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很差,使結果出現誤差的偏倚是
<2>、受檢查者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未能接受檢查的是
<3>、調查對象因時間久遠,難以準確回答而產生的偏倚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