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內縫合術操作步驟
(一)消毒和無菌觀念
口內縫合術應該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進行,首先要進行黏膜消毒。操作者著裝應符合要求,戴無菌手套。
(二)進針
進針方法將兩側相鄰創而的邊緣向中線拉攏,縫針先從游離側進入,距創緣2——3mm處垂直進針,刺入黏膜直達黏膜下組織,再穿過較為固定的另一側,將兩側瓣的位置對準后,準備打結固定。縫針進入兩側瓣組織離創緣的距離應相等。拉攏時動作應輕柔,不可用力過大,避免將組織撕裂。每針間距3——5mm.縫合舌組織時,由于組織易撕裂,進針點距創緣4——5mm、。縫合進針時,針尖應與黏膜垂直,方可達到一定的進針深度。如兩側創緣高低不等(厚薄不均),應加以矯正,即薄(低)側組織縫合稍多而深些,而厚(高)側組織則稍少而淺些。
(三)打結
縫合完畢后需要對縫線打結時。如打結法不正確,可致結扎滑脫,造成術后繼發性出血,或傷口裂開,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打結方法打結法分為器械打結及手打結兩種。器械打結多用于口腔內的創面縫合,因打結的位置在口腔內比較深,用器械打結比較方便。其他較深的刨面或結扎血管,以及縫線過短時,均可應用器械(持針器或止血鉗)打結。方法是將血管鉗或持針器放在縫線的較長端與結扎物之間,用長頭端縫線環繞血管鉗或持針器一圈后打結,再按同樣方法打第二結。口腔內縫合為避免滑脫,一般以三重結為宜。
(四)剪線
打結完成后,術者將雙線尾并攏,輕輕提起,助手用左手托住微微張開的線剪,“順、滑、斜、剪”,將剪刀近尖端順著縫線向下滑至線結的上緣,再將剪刀向上傾斜適當的角度,然后將縫線剪斷。組織內結扎線頭所留長度一般為lmm左右,口內線頭至少余留5mm以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