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3年口腔助理醫師考試輔導匯總
【發生】
多因腺體、導管損傷破裂,分泌物溢漏入組織內形成外滲性囊腫。腺體及導管近端分泌物潴留擴張而形成囊腫。
【性狀】
囊內淡黃色或蛋清樣粘稠液體
【臨床分類】
單純型:為典型的舌下腺囊腫表現。位于舌下區,囊腫呈淺藍色,捫之柔軟有波動感。位于口底一側,長大似重舌。囊液粘稠略帶黃色或呈蛋清樣,有消長史。
口外型:又稱濳突型,表現為下頜下區腫物。口底表現不明顯觸之柔軟與皮膚無粘連。穿刺抽出蛋清樣液體。
啞鈴型:口內舌下區及口外下頜下區均可見囊性腫物。
【臨床表現】
1.囊腫好發于兒童與青少年;
2.生長緩慢,初期一般無自覺癥狀;
3.常先發生于一側的舌下區粘膜與口底肌間,長大后可越過中線至對側;
4.囊腫表面呈淺紫藍色,質柔軟有波動感,形似蛤蟆咽囊,故有“蛤蟆腫”之稱;
5.囊腫損傷破裂后有淡黃色蛋清樣粘稠液體流出而縮小或消失,但傷口愈合后又可復發。
【診斷】
臨床表現+穿刺
【鑒別診斷】
與口底粘液腺囊腫和口底、下頜下區血管瘤相鑒別
【治療】
手術治療必須摘除舌下腺方可達到根治的目的1.舌下腺摘除術(下圖)多采用口內口底切口。
2.在導管口后方的舌下襞與下頜體內側粘膜的中間,作平行于下頜牙弓的切口,切開囊腫表面的口底粘膜至第一磨牙遠中。
3.先自囊腫及腺體的前緣和外側作鈍分離,在明視下,輕輕提起腺體鈍分離顯露下頜下腺導管,并妥善加以保護;當分離內側至第一磨牙部位處時,須注意位于導管之下舌神經的保護和勿損傷舌深動、靜脈,直至腺體全部游離后完整摘除 .
4.徹底止血后,自后向前縫合口底粘膜。縫后時注意勿將下頜下腺導管誤扎 .
5.創口內留置乳膠片引流
6.術后24~72小時抽除或撤換引流,術后一周拆線。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