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牙骨質齲細菌入侵的主要通道是()
A、牙骨質層板
B、穿通纖維
C、生長線
D、成牙骨質細胞突起
E、牙骨質細胞陷窩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牙骨質內的纖維主要是成牙骨質細胞產生的膠原纖維,纖維排列與牙根表面平行。另有一些來自牙周膜的纖維稱穿通纖維或沙比纖維,與牙根表面垂直并穿插與其中。牙骨質齲的時候,隨病變進一步進展,細菌產生酸及代謝產物沿穿通纖維向深層進展,繼而細菌產生的蛋白溶解酶破壞有機基質。
2、下列哪項不是牙本質齲引起的牙髓改變()
A、修復性牙本質
B、牙髓變性
C、牙髓膿腫
D、牙髓壞死
E、牙體吸收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進行性齲病損害穿透釉質,沿著釉牙本質界向側方擴散,潛行性破壞釉質。損害沿牙本質小管方向侵入牙本質,在牙本質中形成錐形損害,其基底在釉牙本質界處,尖指向牙髓。 不是牙本質變性引起齲壞,而是齲壞侵犯到牙本質后,齲病進展為牙本質齲。
3、牙本質齲的病理變化不包括()
A、牙本質小管擴張,充滿細菌
B、牙本質小管斷裂,出現裂隙
C、牙本質小管融合,出現崩解
D、牙本質小管溶解,鈣鹽沉積
E、牙本質小管礦化,呈串珠狀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牙本質齲的病理改變從牙本質深層到外層共有4層:透明層、脫礦層、細菌侵入層和壞死崩解層。(參照病理書)不包含再礦化層。
牙本質齲損時,成牙本質細胞受到刺激后,除形成硬化牙本質外,并在相應的牙髓端沉積一層鈣化物,封閉牙本質小管,以防御有害物侵入牙髓,以后,在此基礎上形成修復牙本質。形成齲洞后的牙本質齲自病損深部向表面可分為四層:
1.透明層(硬化層) 本層在病損深部脂肪變性層的表面,由于變性的牙本質小管內有礦物鹽沉著,管腔被封閉,其中折光率與周圍基質相似,故在透射光顯微鏡下觀察呈透明狀。有時,在細菌侵入之前,部分區域牙本質小管內成牙本質細胞突起在細菌酶的作用下,細胞膜等有機成分發生脂肪變性,光鏡下呈云霧狀,曾稱此區域為脂肪變性層。在脂肪變性的基礎上,也可發生礦物鹽晶體的沉著,形成透明層。
2.脫礦層 位于透明層的表面,是在細菌進人前,酸已擴散至該區引起脫礦,故其中并無細菌。由于脫礦,有色素沉著而呈淡黃色。
3.細菌侵入層 該層在脫礦層表面,細菌侵入小管并繁殖,有的小管被細菌所充滿,小管擴張呈串珠狀。最先侵入的可能是產酸細菌,隨后進入的可能是產酸和蛋白溶解的混合菌。小管壁脫礦后,有機物基質被蛋白溶解酶分解,小管相互融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壞死灶。有的壞死灶呈卵圓形與牙本質小管平行,壞死灶內充滿壞死的基質殘屑和細菌。此外,細菌并可沿牙本質小管側支擴張,因而形成的壞死灶與牙本質小管呈垂直,也可由于脫礦后基質內的纖維收縮而成為與小管垂直的裂隙。
4.壞死崩解層 這是牙本質齲損的最表層,也是齲洞底部的表層,此層內牙本質完全破壞崩解,只是一些壞死崩解的殘留組織和細菌等。
4、下列哪層不是牙本質齲的病理變化()
A、透明層
B、脫礦層
C、再礦化層
D、細菌侵入層
E、壞死崩解層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牙本質齲的病理改變從牙本質深層到外層共有4層:透明層、脫礦層、細菌侵入層和壞死崩解層,不包含再礦化層。
5、平滑面齲的病損形態是()
A、燒瓶狀,口小底大
B、燒瓶狀,口大底小
C、淺碟狀,口大底淺
D、三角形,頂向釉牙本質界
E、三角形,頂向釉質表面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發生在平滑面者,病損呈三角形,較寬的一面朝向釉質表面,尖端朝向牙本質側”指的就是平滑面齲呈三角形,頂向釉牙本質界。所以本題D為正確選項。
6、釉質齲最早出現的病理變化是()
A、透明
B、混濁
C、色素沉著
D、崩鋸
E、再礦化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釉質齲由損害進展的前沿開始,分為四個區:①透明區,是損害進展的前沿;②暗帶,位于透明帶與損害體部之間;③損害體部;④相對完整的釉質表面帶。以上四層病變的出現是一種動態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以下六期:①齲齒脫礦最早的表現是表層下透明帶發生;②透明帶的擴大,部分區域有再礦化現象,其中心部出現暗帶;③齲白斑;④繼之出現棕色齲斑;⑤齲病達牙本質,發生潛行齲,臨床表現為藍白色;⑥齲洞形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