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2題型 |
一、A1題型
1.慢性再障的治療首選
A.丙酸睪酮肌肉注射
B.造血干細胞移植
C.維生素B12肌注
D.抗胸腺細胞球蛋白
E.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口服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獲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起病和進展較緩慢,病情也較輕,首選雄激素促進造血治療,因此答案是A。維生素B12治療無效,因為病人不缺造血原料,造血于細胞移植和抗胸腺細胞球蛋白主要適用于急性者,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以用,但不首選。
2.骨髓細胞內出現Auer小體常見于
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D.溶血性貧血
E.系統性紅斑狼瘡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髓細胞內出現Auer小體通常是急性白血病的組織學特點,但僅見于急性粒細胞性和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細胞中,其他白血病一般見不到Auer小體,溶血性貧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也見不到,因此答案是B。
3.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是
A.RBC減少比Hb減少明顯
B.粒細胞分葉多
C.MCHC 32pg
D.紅細胞中央淡染區大
E.粒細胞左移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造血原料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致的一種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因此其血象特點是紅細胞中央淡染區大,其余均不是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
4.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首選
A.二溴甘露醇
B.長春新堿
C.靛玉紅
D.環磷酰胺
E.羥基脲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漫性粒細胞白血病呈全骨髓增生,特別是白細胞增生更突出,因此需要應用化療藥物,羥基脲為細胞周期特異性抑制DNA合成的藥物,起效快,但持續時間短,用藥后療效好,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臨床醫生容易掌握,為當前的首選藥物,其他藥物雖然亦有效,但有某些缺點不首選。
5.急性自血病引起貧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出血
B.紅系增殖受白血病細胞干擾
C.無效紅細胞形成
D.造血原料缺乏
E.紅細胞壽命縮短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常有全血細胞減少,特別是貧血很常見,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紅系增殖受白血病細胞干擾,可能也有出血因素,其他均不是引起貧血的原因。
6.誘發DIC最常見的病因為
A.惡性腫瘤
B.手術及外傷
C.革蘭陰性細菌感染
D.產科意外
E.代謝性酸中毒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5個備選答案均為誘發DIC的原因,但最常見的病因是革蘭陰性細菌感染,感染一方面可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內源性系統凝血,又可致釋放組織因子而促進外源性系統凝血。因此答案是C
7.下列最能引起缺鐵性貧血的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是:①需鐵量增加而鐵攝人不足;②鐵吸收障礙;③鐵丟失過多。5個備選答案中,慢性失血可引起鐵丟失過多,因此是最能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一個。
8.惡性淋巴瘤累及頸、腹股溝淋巴結,肝及肺,并伴有發熱、盜汗及體重減輕,臨床分期屬
A.ⅢA
B.ⅣB
C.ⅣA
D.ⅢB
E.ⅡB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惡性淋巴瘤根據病變在體內的分布情況,進行臨床分期,又根據是否伴有發熱(無原因達38℃以上)、體重減輕(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和盜汗分為A、B二組,有三者之一或以上者為B組,否貝Ⅱ為A組。該患者已有肝及肺受累,故為Ⅳ期,已有發熱、盜汗和體重減輕,故為B組,所以臨床分期為ⅣB。
9.血小板消耗過多導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疾病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C.白血病
D.病毒感染
E.再生障礙性貧血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臨床上血小板減少可以由生成減少、破壞或消耗過多、分布異常等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因血小板消耗過多導致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血小板破壞過多導致的皿小板減少,其他3個備選答案是血小板制造減少導致的血小板減少。
10.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紅細胞破壞過多
C.紅細胞壽命縮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紅細胞內在缺陷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獲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主要發病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該病不僅無造血原料缺乏,相反因造血障礙不用原料,而使原料超過正常;其他3個備選答案也不正確。
11.血型不合輸血后,病人出現嚴重溶血反應,實驗室檢查的重要依據是
A.含鐵血黃素尿
B.血尿
C.血紅蛋白尿
D.網織紅細胞增高
E.尿膽原(+)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型不合輸血后,病人出現嚴重溶血反應,產生嚴重的血管內溶血,大量游離血紅蛋白通過腎臟濾出形成血紅蛋白尿,所以實驗室檢查的重要依據是血紅蛋白尿,不是血尿。其他3個備選答案也是依據,但不如血紅蛋白尿重要。
12.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特異性的診斷依據為
A.紅細胞壽命縮短
B.Coombs試驗(+)
C.尿含鐵血黃素試驗(+)
D.Ham試驗(+)
E.網織紅細胞增高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是紅細胞膜的獲得性缺陷引起的對激活補體異常敏感的一種慢性血管內溶血。Ham試驗(又稱酸溶血試驗)對診斷PNH的特異性高,敏感性略差,是診斷的重要依據。Coomhs試驗是診斷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重要試驗,其他三種檢驗可以為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提供依據,但對確定溶血性貧血的病因和類型無幫助。
13.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血病是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隱藏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自血病細胞不能被全身化療所殺滅,從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臨床上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最常見。
14.急性白血病診斷的主要依據是
A.發熱、貧血、出血
B.白細胞計數>50×109/L
C.骨髓增生極度活躍
D.胸骨壓痛(+)
E.骨髓中原始細胞明顯增高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是大量原始細胞即白血病侵犯骨髓所致,因此骨髓中原始細胞明顯增高是急性白血病診斷的主要依據。其他情況可以見于急性白血病發病時,但均不是急性白血病診斷的主要依據。
15.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首選藥物是
A.長春新堿
B.環磷酰胺
C.三尖杉堿
D.6一巰基嘌呤
E.甲氨蝶呤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首選藥物是甲氨蝶呤,大劑量靜脈給藥可以達到腦脊液中,也可以直接通過鞘內注射進入腦脊液,以殺滅白血病細胞。其他藥物全身應用不易通過血一腦脊液屏障進入到腦脊液中,也不能用于鞘內注射。
16.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礎是
A.無償獻血
B.血液檢測
C.成分輸血
D.自身輸血
E.避免不必要的輸血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礎是無償獻血,因為職業賣血者常有因吸毒等導致的性病(梅毒和艾滋病)和一些傳染病,由于有窗口期,在一段時間內(即雖被感染但尚未產生抗體)通過目前只檢測抗體的方法,不能發現早期帶病毒者。這樣的人作為供血者則很危險。只有無償獻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健康人群獻血。所以輸血法特別強調無償獻血。其他備選答案的方法也有用,但不是前提和基礎。
17.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最常見于
A.缺鐵性貧血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巨幼細胞性貧血
D.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溶血性貧血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髓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的重要成分,是制造和產生血小板的細胞,當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或衰竭時,骨髓中巨核細胞會明顯減少,因此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骨髓檢查時巨核細胞會明顯減少,嚴重者甚至見不到。其他疾病因不屬于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中巨核細胞不會減少,相反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中還會升高。
18.下列屬于正常細胞性貧血的是
A.急性失血性貧血
B.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C.缺鐵性貧血
D.慢性失血性貧血
E.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常細胞貧血是指血常規化驗時MCV、MCH和MCHC均在正常范圍,即為正細胞(MCV、MCH正常)正色素(MCHC正常)性貧血,因而只有急性失血性貧血是正常細胞性貧血。慢性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和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常為大細胞性貧血。
19.在下列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中,屬于組織缺鐵表現的是.
A.頭暈
B.眼花
C.心悸
D.異食癖
E.氣短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5項備選答案中只有異食癖屬于組織缺鐵的表現,其余均屬于貧血的表現。
20.下列實驗室檢查結果中,支持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是
A.外周血出現有核紅細胞
B.外周血淋巴細胞比例減低
C.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減低
D.骨髓中巨核細胞減低
E.骨髓中非造血細胞減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引起的貧血,骨髓中巨核細胞的減低(除骨髓穿刺技術未抽出的原因)代表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或衰竭,所以支持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是骨髓中巨核細胞減低,其余均不支持再生障礙性貧血。
21.原位溶血見于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B.巨幼細胞貧血
C.血型不合輸血
D.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E.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位溶血又稱無效紅細胞生成,指骨髓內的幼紅細胞在釋人血循環之前已在骨髓內破壞,其本質是一種血管外溶血,常見于巨幼細胞貧血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因此答案是B。
22.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是
A.牛奶攝人量少
B.生長發育遲緩
C.未及時添加含鐵輔食
D.過期產兒
E.未及時添加鈣劑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小兒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是未及時添加含鐵輔食,再加上小兒需鐵量多,所以引起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其余均不是引起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23.屬于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的是
A.巨幼細胞性貧贏
B.骨髓病性貧血
C.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D.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E.慢性病性貧血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又稱溶血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如α海洋性貧血或β海洋性貧血,是由于血紅蛋白的珠蛋白鏈有一種或幾種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屬于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其余均不是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而是屬于生成減少引起的貧血。
24.有關鐵的描述,正確的是
A.食物中的鐵以二價鐵為主
B.腸黏膜吸收的鐵為二價鐵
C.轉鐵蛋白結合的鐵為二價鐵
D.體內鐵蛋白中結合的鐵為二價鐵
E.血紅蛋白中的鐵為三價鐵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關鐵的代謝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問題,食物中的鐵以三價鐵為主,腸黏膜吸收的鐵為二價鐵,轉鐵蛋白結合的鐵及體內鐵蛋白中結合的鐵均為三價鐵,而血紅蛋白中的鐵為二價鐵,因此答案是B。
25.溶血性貧血時,能提示骨髓代償性增生的實驗室檢查是
A.周圍血出現晚幼紅細胞
B.周圍血出現破碎紅細胞
C.血清膽紅素增高
D.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
E.尿含鐵血黃素試驗陽性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溶血性貧血時,骨髓會代償性增生,能提示骨髓代償性增生的實驗室檢查是:①網織紅細胞增多;②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稚血細胞,通常是晚幼紅細胞,在嚴重溶血時尚可見到幼稚粒細胞;③骨髓幼紅細胞增生。因此答案是A。其他選項只能提示為溶血性貧血。
26.不支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加速期的是
A.外周血中原始粒細胞≥5%
B.骨髓中原始粒細胞≥10%
C.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20%
D.不明原因的血小板進行性減少
E.不明原因的血小板進行性增加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這是道記憶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加速期時外周血中原始粒細胞≥10%,其余均支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人加速期,因此答案是A。
27.屬于纖溶異常的實驗室檢查是
A.血vWF測定
B.血栓素B2測定
C.血FDP測定
D.血TAT測定
E.血PC測定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纖溶異常的實驗室檢查包括:①魚精蛋白副凝(3P)試驗;②血、尿FDP測定;③脅二聚體測定;④纖溶酶原測定;⑤t—PA、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及纖溶酶一抗纖溶酶復合物(PIC)等測定。因此答案是C。血vWF測定屬于血管異常的實驗室檢查;血栓素B2測定為血小板異常的實驗室檢查;血TAT(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復合物)測定和血PC測定屬于抗凝異常的實驗室檢查。
28.在骨髓涂片細胞學檢查的內容中,錯誤的是
A.分數200個或500個有核細胞
B.分數不同系列和不同發育階段細胞
C.計數粒紅比例
D.退化或破碎細胞在分數時應計入
E.巨核細胞單獨計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骨髓涂片細胞學檢查時,退化或破碎細胞在分數時不應計人,其余檢查內容均是正確的。因此答案是D。
二、A2題型
1.女性。30歲。月經量多已2年,近3個月來感乏力、頭暈、心悸,查血紅蛋白65g/L,白細胞6.0×109/L,血小板140×109/L,骨髓象:粒紅比為1:1,紅細胞增生活躍,中晚幼紅細胞45%,體積小,胞漿偏藍,治療首選
A.肌注維生素B12
B.口服鐵劑
C.輸血
D.脾切除
E.口服葉酸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該青年女性病人月經量多引起貧血,骨髓紅系增生活躍,中晚幼紅細胞體積小,胞漿偏藍,均支持缺鐵性貧血,所以治療應首選口服鐵劑,其他治療均不適宜。
2.男性,40歲,發熱伴鼻出血1周,檢查牙齦腫脹,肝脾輕度腫大,血紅蛋白40g/L,自細胞6.0×109/L,血小板15×109/L,骨髓象原始細胞占60%,過氧化酶染色陽性。非特異性酯酶陽性,陽性反應可被氟化鈉抑制,應診斷為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急性紅白血病
E.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該中年男性病人典型表現是貧血、發熱、出血和浸潤(牙齦腫脹、肝脾輕度腫大)表現,結合骨髓中原始細胞>30%,診斷急性白血病肯定,牙齦腫脹和骨髓原始細胞的組化染色結果支持診斷為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所以答案是E。
3.男性,38歲,1月來乏力,食欲差,左上腹脹痛。查體:肝肋下3cm,脾肋下10cm,血紅蛋白120g/L,白細胞260×109/L,血小板210×109/L。白細胞分類:中幼粒及晚幼粒細胞為主,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首選治療
A.羥基脲
B.三代頭孢
C.脾切除
D.DA方案
E.保肝治療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該青年男性病人有巨脾,血白細胞明顯增高,分類示中幼粒及晚幼粒細胞為主,而且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因此符合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診斷,治療宜首選羥基脲,而DA方案適用于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無感染則不宜用三代頭孢,不必保肝治療,不宜切脾治療,故答案是A。
4.男性,16歲,3天來左膝關節腫脹。自幼于外傷后易出血不止。查體:皮膚黏膜未見出血及紫癜,出血時間2分鐘,凝血時間30分鐘,凝血酶原時間正常,疾病分類應為
A.纖維蛋白生成障礙
B.凝血酶生成障礙
C.血小板異常
D.凝血活酶生成障礙
E.血管壁功能異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16歲男孩有關節出血,既往史中有自幼于外傷后出血不止史,查體未見皮膚黏膜出血和紫癜,因此出血不是血管壁或血小板異常所致,而符合凝血機制障礙的出血表現。化驗凝血時間延長,而凝血酶原時間正常,支持內源性凝血途徑的第一階段異常,最可能的診斷是血友病,所以應是凝血活酶生成障礙,其他備選答案均不正確。
5.男性,30歲,1周來發熱伴皮膚出血點。化驗血呈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檢查增生極度活躍,原始細胞占骨髓非紅系有核細胞的40%,各階段粒細胞占50%,各階段單核細胞占30%,診斷急性白血病,其FAB分類的類型是
A.M1
B.M2
C.M4
D.M5
E.M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該青年男性病人患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細胞占骨髓非紅系細胞的40%(>30%),各階段粒細胞占50%(30%~80%),各階段單核細胞占30%(>20%),因此符合急性白血病FAB分類中的M。,即急性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
6.男性,50歲,1年來面色蒼白、乏力,1個月來出現牙齦出血。化驗Hb68g/L,WBC2.6×109/L。PLT32×109/L,骨髓檢查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4%,可見到Auer小體,鐵染色結果示細胞外鐵(+++),環狀鐵粒幼細胞占17%,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根據FAB分型最可能的類型是
A.RA型
B.RAS型
C.RAEB型
D.RAEB-T型
E.CMML型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中年男性病人,病史1年出現全血細胞減少,診斷MDS,骨髓中原始細胞雖然不高,但可見到Auer小體,根據FAB分型最可能是RAEBT型,其診斷標準是符合下列一項即可:①外周血原始細胞≥5%;②骨髓原始細胞>20%而<30%;③幼粒細胞出現Auer小體,因此答案是D。骨髓鐵染色結果細胞外鐵(+++),環狀鐵粒幼細胞占17%,已>15%,說明由RAS型轉為RAEB-T型。
7.男,35歲,1周來乏力、發熱伴牙齦腫脹出血。化驗Hb65g/L,WBC3.0×109/L,分類見原幼細胞30%,PLT35×109/L,骨髓檢查原始細胞80%,POX染色部分呈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NaF可抑制。該例氫性白血病最可能的FAB分型是
A.M1型
B.M2型
C.M4型
D.M4型
E.M5型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該青年男性病人,急性發病呈全血細胞減少,外周見原始細胞,骨髓中原始細胞>30%,診斷急性白血病肯定。原始細胞的POX染色部分呈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可被NaF抑制,說明原始細胞為單核細胞,因此FAB分型應該是M5型,即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8.女,55歲,5個月來乏力、面色蒼白,既往體健。化驗Hb72g/L,WBC3.5×109/L,分類N65%,132%,M3%,PLT45×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15%,可見Auer小體,全片見巨核細胞48個,易見小巨核細胞,骨髓細胞外鐵(++),內鐵見環狀鐵粒幼細胞10%。臨床考慮MDS,根據FAB分型最可能的類型是
A.RA型
B.RAS型
C.RAEB型
D.RAEB-T型
E.CMML型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中年女性病人,病程5個月,呈全血細胞減少,診斷MDS。根據FAB的MDS分型標準,最可能的類型是RAEB-T型,因為FAB分型規定符合下列一條即可診斷為RAEB-T型:①外周血原始細胞≥5%;②骨髓原始細胞>20%而<30%;③幼粒細胞出現Auer小體,本例雖然原始細胞比例數不夠,但已見到Auer小體,所以仍符合RAEB-T型,因此答案是D。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