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預防
(一)Rh陰性婦女在娩出Rh陽性嬰兒72小時內,應盡早肌注抗RhDIgG 300ug,以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時再肌注300ug,效果更好。
(二)Rh陰性婦女有流產史者、產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宮外孕輸過Rh陽性血時,應肌注同樣劑量。
(三)對AB0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婦可給中藥如陳等預防。
五、治療
(一)產前治療
1.血漿置換
2.宮內輸血 有胎兒水腫或胎兒Hb<80g/L,而肺未成熟不宜提前分娩者。
3.預防用藥 孕婦在預產期前l~2周口服苯巴比妥,以誘導肝酶產生,減輕新生兒黃疸。
4.提前分娩 羊水中膽紅素濃度明顯增高而L/S提示肺成熟者,可提前分娩。
(二)新生兒治療 原則是把三關:第l關(生后l天內),立即用壓縮紅細胞換血以改善胎兒水腫,禁用清蛋白,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第2關(2~7天),降低膽紅素防止膽紅素腦病;第3關(2周~2月),糾正貧血。
1.降低血清膽紅素
(1)光照療法:采用光照使未結合血清膽紅素減少,防止膽紅素腦病。但光療不能阻止溶血進展,故不能替代換血治療。一般用波長420~470nm的藍色熒光燈最有效,也可用普通日光燈及綠光,但療效較差。光療中應使用不透光黑布或黑紙保護患兒雙眼以免損傷視網膜.
光療指征:①一般患兒血清總膽紅素>205umol/l(12mg/dl);②新生兒溶血病患兒,生后血清總膽紅素>85umol/l(5mg/dl)。
【真題庫】 新生兒出生體重3.2 kg。生后48小時血清總膽紅素257 mmol/L(15 mg/dl),結合膽紅素34.2 mmol/L (2 mg/dl)。首選治療方案是
A光照治療
B抗生素療法
C肌注苯巴比妥鈉
D換血療法
E應用利尿劑
答案:A
[解析]:本患兒血清總膽紅素達12 mg/dl,結合膽紅素大于1.5 mg/dl,屬于病理性黃疸,應予治療。光照治療是降低膽紅素的常用方法。本患兒無換血指征。
(2)換血療法
①指征:出生時有胎兒水腫、明顯貧血(臍帶血Hb<120g/L);
生后12小時膽紅素每小時上升>12umol/l(0.7mg/dl)者;
血清膽紅素在足月兒>342umol/L(20mg/dl),早產兒體重l500g者>256umol/L(15mg/dl),體重l 200g者>205 umol/L(12mg/dl)可考慮換血;
凡有早期核黃疸表現者。
②血源選擇
Rh溶血病:應采用Rh血型與其母親相同、AB0血型與患兒相同(或抗A、抗B效價不高的O型)的供血者;
AB0溶血病:可用O型紅細胞加AB型血漿或用抗A、抗B效價不高的O型血;
③血量:一般為患兒血量2倍(約150~180ml/kg),常用導管插入臍靜脈換血,每次出入量相等。
【真題庫】新生兒溶血癥的換血量約為嬰兒全血量的(2004)
A1倍
B1.5倍
C2倍
D2.5倍
E3倍
答案:C(2004)
[解析]:新生兒溶血癥的換血量:一般為患兒血量的2倍(約150-180ml/kg),大約可換出85%的致敏紅細胞和60%的膽紅素及抗體。
2.增加膽紅素與清蛋白的聯結 ①輸血漿或清蛋白;②糾正酸中毒。
3.其他處理 防止低血糖、低體溫,禁用磺胺類藥物,及時糾正缺氧、貧血、水腫和心力衰竭。
【真題庫】(31~33題共用題干)
足月嬰,生后1天內出現黃疸,拒哺。查體:嗜睡,面色蒼白,Hb 90 g/L,血清未結合膽紅素342 μmol/L。
31題.此患嬰的可能診斷是
A.新生兒肝炎
B.新生兒膽管發育不佳
C.新生兒溶血病
D.新生兒敗血癥
E.新生兒硬腫癥
答案:C
[解析]:新生兒溶血病, 77%以上的RH溶血病在24小時內出現黃疸,而ABO溶血病僅27.7%,黃疸迅速加重,伴貧血,心衰等。本患兒生后1天內出現黃疸, 血清未結合膽紅素342 μmol/L, Hb 90 g/L,首先考慮新生兒溶血病。
32題.首選的檢查是
A.肝功能
B.血常規
C.血培養
D.血型
E.腎功能
答案:D
[解析]:新生兒溶血病首選的檢查血型,以明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或RH溶血病。
33題.首選的治療是
A.輸注葡萄糖液
B.應用抗生素
C.應用病毒唑
D.換血療法
E.光照療法
答案:D
[解析]:本患兒生后1天內出現黃疸, 血清未結合膽紅素342 μmol/L, Hb 90 g/L,同時有拒哺、嗜睡等膽紅素腦病早期表現,符合換血指征。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