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試題
1.糖尿病是一組病因不明的內分泌代謝病,其共同主要標志是(D)
A多飲、多尿、多食
B乏力
C消瘦
D高血糖
E尿糖陽性
2.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點是(C)
A.多見于40歲以上的成年人
B.易發生高滲性非酮癥性糖尿病昏迷
C.自身免疫介導的胰島β細胞破壞
D.早期常不需要胰島素治療
E.大部分有體重超重或肥胖
解析: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是胰島β-細胞破壞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和特發性。發病年齡較小,易發生酮癥酸中毒,需要胰島素治療,大部分體型消瘦。
3.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點是(D)
A.胰島素缺乏
B.有發生酮癥酸中毒傾向
C.發病由自身免疫介導
D.大多存在胰島素抵抗
E.年輕人多見
解析:2型糖尿病多見于成年人,可伴有肥胖,發病多隱匿,有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多數不需胰島素治療,誘因下可發生酮癥酸中毒,常有家族史。
4.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區別在于(D)
A癥狀輕重不同
B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傾向不同
C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同
D胰島素的基礎水平與釋放曲線不同
E血糖穩定性不同
5.女,35歲,身高1.62cm,體重56kg,近3個月來覺口渴、多飲,查空腹血糖6.8mmol/L,無糖尿病家族史。為確定有無糖尿病最有意義的實驗室檢查是(C)
A.餐后2小時血糖
B.血谷氨酸脫羧酶抗體
C.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D.糖化血紅蛋白
E.24小時尿糖定量
6.糖尿病眼底病變中,出現哪一種情況最易引起失明(B)
A微血管瘤
B新生血管破裂
C硬性滲出物
D軟性滲出物
E視網膜出血
7.雙胍類降血糖藥物的降糖作用機制為(E)
A.促進餐后胰島素的分泌
B.促進基礎胰島素的分泌
C.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D.激活過氧化物酶增殖體活化因子受體
E.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解析:雙胍類降糖藥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肌肉等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抑制或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吸收。
8.男,59歲。2型糖尿病史16年。二甲雙胍0.25g及格列齊特80mg每日3次,糖尿病控制良好.近2個月感乏力,體重下降4~5kg,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癌擬行手術治療。圍手術期糖尿病處理(C)(2003)
A.停口服降糖藥、減少飲食量
B.改用長效胰島索
C.改用短效胰島素
D.胰島素及胰島素增敏劑聯合治療
E.改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解析:島胰素治療的適應證:l型糖尿病;口服藥物(2或3種最大劑量)不能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急慢性并發癥;圍手術期;妊娠;分娩;應激狀態;口服激素。
(9~10題共用題干)
男,48歲,糖尿病12年,每日皮下注射入預混胰島素治療,早餐前30單位,晚餐前24單位,每日進餐規律,主食量350g。近來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6~8.8mmol/L。關于空腹高血糖
9.確定原因最有意義的檢查是(C)
A.多次測定空腹血糖
B.多次測定餐后血糖
C.多次測定夜間血糖
D.測定糖化血紅蛋白
E.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10.最可能的情況是(A)
A.Somogyi或黎明現象
B.晚餐主食過多或過少
C.未加口服降糖藥物
D.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E.存在胰島素彬
解析:清晨空腹高血糖原因有兩種,處理方法不同。黎明現象:夜間胰島素用量不足→高血糖;Somogyi現象:夜間出現低血糖→低血糖后反應性高血糖。前者需要增加夜間胰島素用量,后者需要減少胰島素用量。
11.男,48歲,2年前因“胃潰瘍穿孔”行胃大部切除術。近5個月常于清晨空腹時出現精神癥狀,進食后緩解。今晨被家人發現神志不清送來急診。查血糖2.2mmoFL,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逐漸清醒。低血糖最可能的原因是(E)
A.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B.營養不良
C.胃大部切除術后
D.胰島素瘤
E.反應性低血糖
解析:因傾倒綜合征而致低血糖。胃大部切除術后→胃排空過速→餐后小腸內急劇增加高滲性食物及空腸膨脹→血漿由血管移至空腸→血容量降低→腸粘膜釋放5-羥色胺、緩激肽→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胃腸道和血管舒縮障礙。同時由于腸內碳水化合物增加,腸高血糖素釋放增多繼發胰島β細胞分泌過量的胰島素,而致高血糖后的低血糖,又稱反應性低血糖。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