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一節 青霉素(penicillin G,芐青霉素)
“臨床使用早、殺菌力、毒性低、價格低廉、使用方便”。
【抗菌作用】 繁殖期殺菌藥,對下列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1、G+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草綠色鏈球菌不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2、G+桿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破傷風梭菌、乳酸桿菌。
3、G-球菌:腦膜炎奈瑟菌、不耐藥淋病奈瑟菌。
4、少數G-桿菌:流感桿菌、白日鮑特菌。
5、對梅毒螺旋體、鉤端螺旋體、回歸熱螺旋體、牛放線桿菌。
【臨床用途】
1、首選于:
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蜂窩織炎、丹毒、猩紅熱、咽炎、扁桃體炎、心內膜炎;
肺炎鏈球菌感染:大葉性肺炎、膿胸、支氣管炎;
草綠色鏈球菌引起的心內膜炎;
淋球奈瑟菌所致生殖道淋病;
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癤、癰、敗血癥;
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放線菌病、鉤端螺旋體病、梅毒、回歸熱、氣性壞疽。
2、破傷風和白喉病人應用時加用抗毒素血清。
3、肺炎球菌感染和腦膜炎也可選用,耐藥時用:萬古霉素、利福平。
【不良反應】
1、最常見過敏,嚴重過敏性休克。
過敏原因:
藥物本身、藥物中的雜質、水解產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蛋白及6-APA高分子聚合物等。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發紺、循環衰竭、四肢強直、驚厥,不及時搶救,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
1)、嚴格掌握青霉素的適應癥,謹防濫用。
2)、詢問藥物過敏史,對青霉素過敏者禁用。
3)、必須進行皮膚過敏試驗,皮試陽性者禁用。
對象:①初次用藥;
②停用24小時以上者;
③用藥中更換不同批號者。
4)、避免在饑餓時注射青霉素。
5)、注射青霉素類藥物必須現配現用,藥后觀察30分鐘。
6)、不在沒有搶救藥品(腎上腺素)和搶救設備的條件下使用。
7)、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應首先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腎上腺素0.5~1mg,嚴重者可靜脈給藥,必要時加用糖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等。
2、赫氏反應
3、鉀鹽大量靜脈注易引起高鉀反應和局部注射部位疼痛。
4、肌注局部發生周圍神經炎。
5、鞘內注射大劑量引起青霉素腦痛:抽搐、昏迷。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