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微生物學》考點匯總
放線菌屬和諾卡氏菌屬
放線菌屬和諾卡氏菌屬是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醫學微生物學”考試涉及到的考點,兩種細菌屬機會致病菌,一般情況下很少見到,所以了解兩種菌屬所致疾病即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考試中可能涉及的知識點,詳情如下:
1.放線菌屬該屬細菌為革蘭陰性,無莢膜和鞭毛的絲狀菌(直徑為0.5~0.8μm),厭氧或微需氧培養,多為口腔等外通腔道中正常菌群成員。放線菌感染表現為齲齒、牙周炎、慢性膿腫及形成瘺管。
2.諾卡氏菌屬為需氧菌,是土壤中腐生菌,不是人和動物體內的正常菌群。可引起肺部化膿性炎癥及壞死,癥狀與肺結核相似,或皮下慢性化膿性肉芽腫,尤其在AIDS、腫瘤及其他免疫力低下患者,易通過血行播散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嚴重并發癥。
【注意】
放線菌屬該屬細菌為革蘭陰性。
【練習題】
一、A1型選擇題
1.諾卡菌引起人的主要疾病是
A.肺炎
B.腦膜炎
C.腦膿腫
D.敗血癥
E.腹膜炎
2.放線菌主要引起何種病
A.腹膜炎
B.肺炎
C.盆腔炎
D.上呼吸道感染
E.齲齒和牙周炎
【答案及解析】
1.A
【答案解析】諾卡菌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創口而引起化膿感染,特別在T細胞缺陷(如白血病或艾滋病患者)及器官移植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此菌常侵入肺部,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癥與壞死,癥狀與結核相似。
2.E
【答案解析】常見錯誤為選D,是認為放線菌大多存在于正常人口腔等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在機體抵抗力減弱時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放線菌根據其感染途徑和涉及的器官,臨床可分為面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另外,黏液放線菌還能產生一種黏性很強的多糖物質6-去氧太洛糖,使口腔中其他細菌也黏附在牙釉質上形成菌斑,進而在口腔中細菌分解食物中糖類產酸腐蝕釉質,形成齲齒。細菌還可進一步引起齒齦炎和牙周炎。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