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全真模擬試題匯總
1.腹股溝深環位于
A.腹股溝中點上方1cm
B.腹股溝中點上方2cm
C.腹股溝中點
D.腹股溝中點下方1cm
E.腹股溝中點下方2cm
1、答案E
解析 腹股溝深環也就是腹股溝管的內口,,是腹橫筋膜的卵圓形裂隙,在體表的解剖位置為腹股溝韌帶中點上2cm。(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2.嵌頓疝與絞窄疝的鑒別要點是
A.深(內)環口的大小
B.有無休克
C.不能還納的時間
D.有無腸梗阻
E.有無血循環障礙
2、答案E
解析 疝內容物的動脈血流發生障礙即為絞窄疝,實際上嵌頓疝和絞窄疝是一個病理過程的兩個階段,鑒別要點是看有無動脈血流障礙。(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3.鑒別腹股溝斜疝與直疝最有價值的臨床特點是
A.疝塊的形狀
B.疝塊的位置
C.回納疝塊后壓住深(內)環,增加腹壓是否脫出
D.是否容易嵌頓
E.發生年齡
3、答案C
解析 斜疝 直疝
發病年齡 兒童、青壯年 老年
突出途徑 腹股溝管 直疝三角
疝塊外形 橢圓或梨形,有蒂 半球形、基寬
內環壓迫試驗 陽性 陰性
精索與疝囊的關系 精素在疝囊后方 前外方
囊頸與腹壁下A的關系 外側 內側
嵌頓機會 較 多 少見
(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4.絞窄性腹股溝斜疝在行腸切除吻合術后應行
A.Ferguson疝修補術
B.Bassini疝修補術
C.McVay疝修補術
D.疝囊高位結扎
E.Shouldice修補術
4、答案D (2002)
解析 絞窄性斜疝因腸壞死而局部有嚴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單純疝囊高位結扎避免施行修補術,因感染常使修補失敗。腹壁的缺損應在以后另作擇期手術加強。(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5~8題共用備選答案)
A.疝內容物易回納入腹腔
B.疝內容物不能完全回納入腹腔
C.疝內容物有動脈性血循環障礙
D.疝內容物被疝環卡住不能還納,但無動脈性循環障礙
E.疝內容物為部分腸壁
5.絞窄性疝為
5、答案C(2002、2003)
解析 絞窄性疝。指嵌頓性疝又伴發血循環障礙者。當然嵌頓和絞窄是同一病理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臨床上很難截然分開,必須動態觀察,隨時作出判斷和治療。(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6.易復性疝為
6、答案A(2002、2003)
解析 指疝內容物可完全還納腹腔者。當病人站立、行走或腹壓增高時,疝內容物突出;平臥或用手擠壓,疝內容物即可以還納腹腔,疝塊消失。(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7.嵌頓性疝為
7、答案C(2002、2003)
解析當腹內壓突然增高,疝內容物被強行擠過狹小的疝環而被卡住不能還納腹腔時,稱為嵌頓性疝。(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8.難復性疝為
答案B(2002、2003)
解析 指疝內容物不能完全還納腹腔,局部包塊不能完全消失。原因有:①病程長,與疝囊頸發生粘連;②疝內容物過多;③有些病程長者,臟器不斷下降進入疝囊,終于導致器官成為疝囊壁的一部分,稱滑疝。(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9.70歲老年男性病人,左側腹股溝突出半球形包塊。不降入陰囊,咳嗽沖擊試驗陰性,易還納,應診斷為
A.鞘膜積液
B.隱睪
C.股疝
D.斜疝
E.直疝
9、答案E (2002)
解析 腹腔臟器或組織經直疝三角(位于腹壁下動脈內側)向前突出。直疝多見于年老體弱者,可復性腫塊位于恥骨結節外上方呈半球形,多無疼痛及其它不適。當站立時,疝塊即刻出現,平臥時消失。腫塊不進入陰囊,由于直疝頸部寬大,極少嵌頓。還納后可在腹股溝三角區直接捫及腹壁缺損,咳嗽時指尖有膨脹性沖擊感。用手指在腹壁外緊壓內環,讓病人起立咳嗽,仍有疝塊出現。(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10.中年婦女,劇咳后右大腿卵圓窩部腫物突然增大、變硬,疼痛難忍。一天后用手法還納后,出現劇烈的持續性下腹痛,并有明顯的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最可能的診斷為
A.難復性疝
B.嵌頓疝
C.絞窄性疝
D.易復性疝
E.急性腹膜炎
10、答案E (2002)
解析 股疝疝塊往往不大,常在腹股溝韌帶下方卵圓窩處表現為一半球形的突起,如發生嵌頓,除引起局部明顯疼痛外,也常伴有較明顯的急性機械性腸梗阻,嚴重者甚至可以掩蓋股疝的局部癥狀。本題考慮為嵌頓性疝。但還納后出現劇烈持續性下腹痛,并有不明顯的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考慮腸管破裂所致急性腹膜炎。(參考本科教材第7版《外科學》第 頁)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