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劇烈運動(交感神經興奮)時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高
B.ADH分泌增多
C.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醛固酮分泌減少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在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或發生大失血、嚴重缺氧等病理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腎血管收縮,使腎血流量和腎小球血漿流量明顯減少,引起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量減少。
2.★★★在等容收縮期,心臟各瓣膜的功能狀態是
A.房室瓣關閉,半月瓣開放
B.房室瓣開放,半月瓣關閉
C.房室瓣關閉,半月瓣關閉
D.房室瓣開放,半月瓣開放
E.二尖瓣關閉,三尖瓣開放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等容收縮期室內壓升高大于房內壓而又低于動脈的壓力,房室瓣和半月瓣均處于關閉狀態,心室內的容積不變。此期心室內的壓力上升的速度最快,而等容舒張期心室內的壓力下降的速度最快。射血期室內壓上升,當室內壓超過動脈內壓力時,半月瓣開放,心室內血液射入動脈,心室容積縮小壓力下降。
3.★★★肌牽張反射使
A.受牽拉的肌肉發生收縮
B.同一關節的協同肌發生抑制
C.同一關節的拮抗肌發生興奮
D.伸肌和屈肌都收縮
E.受牽拉的肌肉發生舒張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有神經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牽拉伸長時,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牽拉的肌肉收縮,稱為牽張反射。
4.★★★AB血型人的紅細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別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2007年醫師資格考試試卷.doc
E.A、B凝集原,不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ABO血型系統是根據紅細胞上抗原的種類分型的。紅細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為A型,其血漿中含有抗B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為B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含有A和B兩種凝集原者為AB型,其血漿中沒有凝集素;紅細胞膜上A、B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的為O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抗B兩種凝集素。
5.★能增加機體對有害刺激抵抗力的主要激素是
A.胰島素 B.甲狀旁腺激素 C.糖皮質激素 D.甲狀腺激素 E. 醛固酮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當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創傷、失血、感染、中毒等)會立即引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增多,這一反應稱為應激反應。這些刺激稱為應激刺激。通過應激反應可產生大量的糖皮質激素,而大量的糖皮質激素可提高機體對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同時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抗中毒作用。
6.★一個體重為60kg的人,其血量約為
A.4000ml B.4200~4800 ml C.5000ml D.6000ml E.7000ml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正常成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7%~8%即每公斤體重有70~80ml血液。
7.★糖皮質激素
A.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B.減少紅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數目
C.促進脂肪的分解
D.促進肌肉組織蛋白質合成
E.減低機體抗傷害刺激的能力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對物質代謝的作用(1)糖代謝:促進糖異生,又有抗胰島素作用,故升高血糖;(2)蛋白質代謝:抑制蛋白質合成,促進蛋白質分解;(3)脂肪代謝:使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分布),使四肢脂肪分解加強,而面部和軀干的脂肪合成增加。
8.★★★有關鈉泵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屬于主動轉運
B.通過分解ATP獲得能量,有ATP酶的活性
C.是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轉運
D.當細胞外鈉離子濃度減少時被激活
E.當細胞外鉀離子濃度減少時被激活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鈉泵通過分解ATP獲得能量,將細胞內的Na+逆著濃度差泵到細胞外,將細胞外的K+逆著濃度差泵到細胞內,就是典型的主動轉運。當細胞外鉀離子濃度增多時或細胞外鈉離子減少時被激活。
9.★關于動作電位傳導特點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A.“全或無”
B.呈不衰減性傳導
C.有不應期 2007年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試題答案及解析(內科).doc
D.電位幅度越大,傳導越快
E.以上均是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興奮在同一細胞上傳導的特點:1.不衰減性傳導:動作電位大小不隨傳導距離增大而發生改變;2.“全或無”現象:動作電位要么就不產生,只要產生就達到最大;3.雙向傳導; 4.動作電位的傳導具有瞬時性和極化反轉。
10.★下列屬于正反饋調節的是
A.正常血壓的維持
B.體溫的調節
C.排尿反射
D.血糖濃度的調節
E.紅細胞數量穩定的調節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正反饋是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可促進和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其意義是使某些生理過程能夠迅速發動,不斷加強并及時完成。負反饋是指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是人體最主要的反饋調節機制。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機體功能活動和內環境的穩態。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