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分娩期并發癥
A.子宮破裂
B.先兆子宮破裂
C.胎盤早剝
D.嵌頓性肩先露
E.臍帶脫垂
(1)經產婦,臨產16h,破膜18h,宮縮強,下腹壓痛,枕左前位,先露高,胎心150次/分,宮口開大2cm,胎頭雙頂徑9.6cm,導尿見肉眼血尿,最可能的診斷是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先兆子宮破裂癥狀:下腹部劇痛難忍、呼叫、煩躁不安。體征:1.病理性縮復環;2.下腹壓痛;3.排尿困難、血尿;4.胎心率改變或聽不清。
(2)初產婦,臨產5h,全腹痛1h,陰道少量出血。檢查血壓80/50mmHg,脈搏120次/分。腹部檢查:子宮硬如板狀,宮縮間歇時不能松弛,胎位捫不清,胎心聽不到,最可能的診斷是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有腹痛,子宮板狀硬,胎位捫不清,胎心聽不到,所以診斷胎盤早剝。
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A.胎盤滯留
B.軟產道裂傷
C.子宮收縮乏力
D.凝血功能障礙
E.產婦精神過度緊張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宮縮乏力不能有效關閉胎盤附著部宮壁血竇而致流血過多,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胎兒娩出后3分鐘,產婦出現多量陰道活動性流血,最可能為
A.宮縮乏力
B.陰道靜脈破裂
C.宮頸裂傷
D.胎盤部分剝離
E.凝血功能障礙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胎兒娩出后出血,考慮胎盤部分剝離導致。
胎盤剝離延緩,胎盤剝離后陰道流血不止,有血塊,檢查子宮輪廓不清,應診斷
A.子宮收縮乏力
B.軟產道裂傷
C.胎盤剝離不全
D.胎盤部分粘連
E.凝血功能障礙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胎盤剝離后出現,有血塊排除凝血機制異常。檢查子宮輪廓不清,考慮子宮收縮乏力。
羊水栓塞常發生于下列哪個階段
A.妊娠中期
B.妊娠晚期
C.妊娠早期
D.分娩期
E.產后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羊水栓塞常發生于分娩期,故稱為分娩期并發癥。
羊水栓塞時羊水進入母體的途徑是
A.下肢靜脈
B.陰道靜脈
C.卵巢靜脈
D.子宮靜脈
E.宮頸黏膜靜脈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羊水栓塞時羊水進入母體的途徑最常見的是宮頸黏膜靜脈。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改變不包括下列哪項
A.過敏性休克
B.急性腎衰
C.全身小動脈痙攣
D.肺動脈高壓
E.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全身小動脈痙攣時血壓升高,不是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改變。
搶救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
A.糾正DIC及繼發纖溶
B.糾正呼吸循環衰竭
C.糾正腎功能衰竭
D.立即終止妊娠
E.切除子宮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搶救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抗休克,所以B正確。
初產婦,26歲,孕40周。臨產后宮縮強,宮口開大9cm時自然破膜,破膜后突然發生嗆咳,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A.子宮破裂
B.前置胎盤
C.羊水栓塞
D.胎盤早剝
E.胎膜早破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臨產后宮縮強,破膜后突然發生嗆咳,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考慮羊水栓塞。
初產婦,30歲。孕37周,規律宮縮3小時。產科檢查:宮口開大2cm,臀先露,S=-2。2分鐘前胎膜自然破膜,胎心監護顯示胎心率90次/分,陰道內診觸及搏動條索狀物,最恰當的處理措施是
A.采取頭低臀高位,立即行剖宮產術
B.吸氧,胎心恢復后立即行剖宮術
C.行外轉胎位術后待自然分娩
D.靜脈滴注縮宮素,宮口開全行臀牽引
E.行內轉胎位術后待自然分娩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臍帶脫垂處理:宮頸未開全,頭低臀高位,將胎先露部上推,給予抑制宮縮藥,緩解或減輕臍帶受壓。嚴密監測胎心同時——盡快行剖宮產。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