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能夠激發(fā)大腦皮質發(fā)出沖動(備選答案A)的系統(tǒng)屬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不符合題目要求。嗅覺的傳入沖動不經過丘腦換元,所以備選答案B是錯誤的,符合該試題要求。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有點對點的投射關系(備選答案C),可以引起特定感覺(備選答案D),可以投射到大腦皮質特定區(qū)域。所以,該試題的正確答案為B。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tǒng)是感覺傳導的上行纖維,在經過腦干時發(fā)出側支與網狀結構中的神經元發(fā)生多次突觸聯(lián)系后再經丘腦,最后彌散投射到大腦皮層的廣泛區(qū)域。上行激動系統(tǒng)主要通過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由于是一個多突觸接替的系統(tǒng),因此易受巴比妥類藥物的影響而發(fā)生傳導阻滯。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內臟痛的特點:常由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癥引起。(1)定位不準確:最主要的特點;(2)發(fā)生緩慢,持續(xù)時間長;(3)對牽拉和擴張刺激敏感,對切割、燒灼等引起皮膚痛的刺激不敏感;(4)常伴有情緒反應,如惡心、嘔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動改變。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α波:清醒、安靜、閉眼及正常血糖范圍的情況下出現。
β波:在睜眼和大腦皮層處在緊張活動狀態(tài)時出現,代表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
γ波:進入慢波睡眠時出現。
δ波:成人在入睡后,或成年人困倦時出現。
θ波:少年或成年人困倦時出現。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丘腦向大腦皮質投射的感覺投射系統(tǒng)可分為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投射至皮質特定區(qū)域,與大腦皮質具有點對點投射關系,并能產生特定感覺,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由于接受腦干網狀結構投射,并投射至大腦皮質的廣泛區(qū)域,因而失去了各種感覺傳導的專一性,故不能形成特定感覺,其主要功能是維持和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狀態(tài)。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被切斷時,動物將處于昏睡狀態(tài)而不能保持清醒狀態(tài),在受刺激時,動物則能保持清醒而不會處于昏睡狀態(tài)。所以正確答案是C。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基底神經節(jié)中與軀體運動調節(jié)有關的結構包括紋狀體、丘腦底核和中腦黑質等,紋狀體又包括尾核、殼核和蒼白球,尾核和殼核屬于新紋狀體,蒼白球則屬于舊紋狀體。選項A和B不屬于基底神經節(jié)結構。黑質-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統(tǒng)在調節(jié)基底神經節(jié)與大腦皮質環(huán)路的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黑質-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統(tǒng)功能受損,臨床上用左旋多巴能改善帕金森病肌緊張過強而運動過少的癥狀,應用M型膽堿能受體拮抗劑也有類似療效。故C、D、E三個備選答案中只有D為正確答案。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脊髓腰段橫斷外傷后,初級排尿中樞與大腦皮層失去聯(lián)系,使得排尿不受大腦控制,因而出現尿失禁。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上腺素能受體主要分為α受體和β受體兩種亞型。一般而言,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所產生的平滑肌效應主要是興奮性的,包括血管、子宮、虹膜輻射狀肌和豎毛肌等的收縮,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腸平滑肌的舒張。這可能是由突觸前受體(α2受體)所介導的。故正確答案是D。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為上腹壁淺感覺神經傳入路徑是從胸髓7~8節(jié)進入同側錐體束。故胸髓7~8節(jié)病變,上腹壁淺感覺神經沖動不傳入,表現為上腹壁反射消失。上腹壁:胸髓7~8節(jié);中腹壁:胸髓9~10節(jié);下腹壁:胸髓11~12節(jié)。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語言活動的中樞常集中在一側大腦半球,稱為語言中樞的優(yōu)勢半球。臨床實踐證明,慣用右手的人,其優(yōu)勢半球在左側,這雖與遺傳有關,但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與人類慣用右手勞動密切相關。優(yōu)勢半球形成于發(fā)育成年之前,在12歲之前左側半球優(yōu)勢還未完全建立牢固,如此時左半球受損,在右半球還可能再建立語言中樞。成年之后,左側半球優(yōu)勢已完全形成,如左半球受損,則右半球就很難再建立語言中樞。在運用左手勞動為主的人中,左右兩側半球都有可能成為語言活動的中樞。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交感神經系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脊髓發(fā)出的神經纖維到交感神經節(jié),再由此發(fā)出纖維分布到內臟、心血管和腺體。
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膚及內臟血管收縮,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小支氣管舒張,胃腸蠕動減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減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縮等。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動物的中腦上、下丘之間橫斷腦干,會出現全身肌緊張加強的去大腦僵直。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煙堿受體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節(jié)中神經元的突觸后膜和神經-肌肉接頭的終板膜上,故應選A。B、C、D項上的受體為毒蕈堿受體,E項為腎上腺素受體(α型)。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牽張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牽拉時引起受牽拉的同一肌肉收縮的反射活動。牽張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緊張兩種類型。
1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腱器官是一種張力感受器,腱器官與梭外肌纖維呈串聯(lián)關系,其功能與肌梭功能不同,是感受骨肉張力變化的裝置。當梭外肌纖維發(fā)生等長收縮時,腱器官的傳入沖動發(fā)放頻率不變,肌梭的傳入沖動頻率減少;當肌肉受到被動牽拉時,腱器官和肌梭的傳入沖動發(fā)放頻率均增加。因此,腱器官是一種張力感受器,而肌梭是一種長度感受器。此外,腱器官的傳入沖動對同一肌肉的α運動神經元起牽拉抑制作用,而肌梭的傳入沖動對同一肌肉的α運動神經元起興奮作用。一般認為,當肌肉受到牽拉時,首先興奮肌梭的感受裝置發(fā)動牽張反射,引致受牽拉的肌肉收縮以對抗牽拉;當牽拉力量進一步加大時,則可興奮腱器官使牽張反射受抑制,以避免被牽拉的肌肉受到損傷。
1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腦的功能:小腦通過它與大腦、腦干和脊髓之間豐富的傳入和傳出聯(lián)系,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肌緊張)的調節(jié),以及隨意運動的協(xié)調。調節(jié)軀體平衡。調節(jié)肌緊張。協(xié)調隨意運動。小腦的絨球小結葉與身體平衡功能有關。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覺反射當動脈血壓升高時,可引起壓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應是使心率減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回降。因此這一反射曾被稱為降壓反射。其生理意義是維持動脈血壓相對穩(wěn)定。
1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當抑制性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時,主要引起后膜上的Cl-通道開放,導致Cl-內流,使膜電位發(fā)生超極化。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終板(備選答案A)是指運動神經末梢和骨骼肌相接觸的部位,又稱神經肌肉接頭(備選答案C)。受體(備選答案B)是指能與神經遞質實現特異性結合的膜蛋白。閏盤(備選答案E)是存在于心肌細胞間的特殊結構。神經元與神經元相接觸并傳遞信息的部位是突觸(備選答案D)。所以,正確答案為D。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類中樞神經元的數量十分巨大,是按照一定形式組織起來的,并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有序的活動。只有這樣,神經系統(tǒng)才能完成其正常的調節(jié)功能。其基本方式是反射活動。反射可以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2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興奮在通過電突觸傳遞時無時間延擱,但在通過化學突觸時則存在明顯的時間延擱,其生理意義是在多個神經元的同步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興奮在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上是一定的。
反射時間長短主要取決于興奮在中樞傳遞時需要跨越的化學性突觸數目,數目越多,所需的時間也越長。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動物先天的反射,稱為非條件反射,它是相對于條件反射而言的。在對條件反射的研究中,作為應該與條件刺激相結合的非條件反射常常應用食物性反射(唾液或胃液的分泌)。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質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縮手反射、嬰兒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屬于非條件反射。
2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當沖動從上一神經元傳至突觸前膜時,末梢產生去極化,引起膜對Ca2+通透性增加,膜外的Ca2+內流入胞質,胞質中的Ca2+濃度增加,因此引起遞質釋放的關鍵因素是Ca2+進入突觸前末梢。
2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突觸后膜在遞質作用下發(fā)生去極化,使該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性升高,這種去極化電位變化稱為興奮性突觸后電位。EPSP的形成機制是興奮性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相應受體,使配體門控通道開放,后膜對Na+和K+的通透性增大,并且由于Na+的內流大于K+的外流,故發(fā)生凈的正離子內流,導致細胞膜的局部去極化。
2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樞興奮傳播為單向傳播。
2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當神經沖動傳導至其神經末梢時,使突觸前膜去極化,使其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Ca2+的通透性增加。Ca2+由突觸間隙進入突觸小體膜內。由于Ca2+的作用,促使一定數量的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緊密融合,并出現破裂口,將突觸小泡內所含之化學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中去。遞質經彌散通過突觸間隙抵達突觸后膜,立即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改變突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使突觸后膜上某些離子通道開放,后膜電位發(fā)生變化,產生局部的突觸后電位,進而導致突觸后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
2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M受體的阻斷劑是阿托品。
2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膽堿能系統(tǒng)結合相應遞質后會導致唾液腺血管舒張。
2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腎上腺素能系統(tǒng)結合相應遞質后會導致虹膜輻射狀肌收縮,產生擴瞳的生理反應。
3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外周膽堿能結合相應遞質后會導致胃腸括約肌舒張,膀胱逼尿肌收縮,腦血管舒張,分泌大量、稀薄唾液,膽道收縮。
3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內臟痛的特點為:①定位不準確為最主要的特點;②發(fā)生緩慢、持續(xù)時間長;③對牽拉刺激、擴張性刺激敏感,對切割、燒灼刺激不敏感;④特別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活動。
3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對適宜刺激最敏感,換能作用,適應現象,編碼功能。
3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丘腦核團可分為特異性丘腦核和非特異性丘腦核,特異性丘腦核組成丘腦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向大腦皮質傳遞各種特異性感覺信息。非特異性丘腦核接受腦干網狀結構上行纖維并向大腦皮質廣泛部位投射,終止于大腦皮質各葉和各層,構成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其作用就是維持與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狀態(tài)。
3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牽涉痛往往發(fā)生在與患病內臟具有相同胚胎節(jié)段和皮節(jié)來源的體表部位,稱皮節(jié)法則,心臟和上臂發(fā)源于同一節(jié)段水平。故心肌缺血時部分患者會出現牽涉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區(qū)、左肩、左上臂等。
3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特異投射系統(tǒng)是指第一類細胞群,它們投向大腦皮層的特定區(qū)域,具有點對點的投射關系。第二類細胞群在結構上大部分也與大腦皮層有特定的投射關系,投射到皮層的特定區(qū)域,所以也可以歸屬于特異投射系統(tǒng)。一般經典的感覺傳導通路就是通過丘腦的特異投射系統(tǒng)而后作用于大腦皮層的,它們都投射到大腦皮層的特定區(qū)域,每一種感覺的傳導投射系統(tǒng)都是專一的,各種感覺上傳都有其專門的途徑。
3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腦電活動基本波形有αβθδ波四種。
3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感覺失語癥由于顳上回損傷所致,患者可以講話及書寫,也能看懂文字,但聽不懂別人的談話,并非聽不到別人的發(fā)音,而是不懂談話的含義。
3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看不懂文字的意義為失讀癥,損傷部位在角回。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
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綜合筆試精選試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