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認為是感染和非感染性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所致。
1.感染:是本病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加劇本病的發展。病原主要為細菌和病毒。細菌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和奈瑟球菌等為最多見。前兩種細菌可能為本病急性發作的最主要病原菌。
2.非感染性因素
(1)吸煙:為本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1)粘膜:鱗狀上皮化生,纖毛運動減弱,吞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腺體肥大,粘液分泌↑;充血水腫,易繼發感染。
2)支氣管痙攣。
3)支氣管凈化能力減弱。
(2)理化因素:職業性粉塵、大氣污染、氣候寒冷等。
(3)其它:過敏反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營養、遺傳等。
(二)臨床表現、分型及分期
1.臨床表現:慢性起病、反復發作、進行性加重。
(1)癥狀: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2)體征:急性感染發作時,背部及肺底部出現散在的干濕啰音,喘息者可聞及哮鳴音。
2.分型:單純型、喘息型。
3.分期
(1)急性發作期:急性感染發作在1周內
(2)慢性遷延期:癥狀遷延l個月以上
(3)臨床緩解期:癥狀輕微或基本消失,保持2個月以上。
(三)并發癥:阻塞性肺氣腫是最常見的并發癥。
(四)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早期無異常,以后出現肺紋理增重、增粗、紊亂,肺氣腫……。
2.呼吸功能檢查:早期無異常,以后出現小氣道功能障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現。
3.血液檢查:急性發作期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增多。
4.痰培養可能檢出病原菌。
(五)診斷及鑒別診斷
1.診斷:凡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作持續3個月,且連續2年或以上,并排除心、肺和其他疾患時,可做出診斷。
2.鑒別診斷
(1)支氣管哮喘
(2)支氣管擴張
(3)肺結核
(4)肺癌
(六)治療:采取防治結合措施
1.戒煙:是首先而重要的措施之一。
2.急性發作期:以控制感染為主,輔以祛痰、止咳、解痙、平喘。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