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越來越近,考前搶分階段就是分秒必爭的黃金時期,錯題該如何統計歸納?正確的查漏補缺的方法是什么呢?
1、做什么題?
做題一定要有規劃,不可盲目,關鍵就在于在什么階段做什么類型的題目。
在復習規劃的前一大半時間,都可以專注于做分科題目,即復習完一科就做一科,既是驗證自己復習效果,又能快速查找自己在該科復習過程中的不足,讓我們可以一科一科地去逐個擊破,尤其是專業課。但目前,到了復習的最后階段,就需要做各科混雜的模擬題,摸底熱身,為考試做好一切準備。
2、怎么做題?
做題方式還有要求嗎?
是的!我們做題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復習效果,提前感受考試強度,如果散漫不認真,就是浪費時間。正確的做題,應該是對自己嚴格要求,按照考試的模式和紀律來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補缺,而不是敷衍了事。
3、錯題統計
做題的目的在于查漏補缺,讓自己的復習沒有弱點。整理錯題筆記是實現知識由“繁而雜”向“少而精”轉化的好辦法。做得好,可以把分成的一本本薄書變成薄薄的幾頁紙。有了系統的錯題筆記,時常拿出來看看,可以起到提綱挈領、強化記憶的作用。因為一看錯題筆記,就能迅速抓住知識的全局、重點、難點以及內在聯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毫不夸張地說,系統的錯題筆記是極難得的學習備忘錄,為自己復習階段或臨考前的復習提供了很有使用價值的資料。
所以,答完題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4、查漏補缺
高質量的做題方法一定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①不放過每一道錯題,尤其是貌似懂得的知識點,一定要搞清楚為什么做不對;②做題中積累的感悟,一定要及時整理成筆記,條理化,書面化;③每個科目的題目都建議多做幾遍。不要為了追求做題數量,就一味趕工給自己虛假的成就感。
看書很容易感覺到自己什么都會了,可是一旦真刀真槍地去做題,就會慫了。這是常態。這個問題的癥結,在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太膚淺。讓膚淺的思想深刻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思考。做題的真正目的不是尋找成就感,而是引發思考。尤其是一看就懂,一做就錯的時候,這是提示我們需要思考了。這種時候,需要發現思考盲點。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