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考試輔導資料精選匯總
經絡系統的組成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guī)律:手足三陽經:陽少太。手三陰經:太厥少。足三陰經:厥太少(內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內踝上8寸以上)
奇經八脈:
督脈:陽脈之海
任脈:陰脈之海
沖脈:十二經之海;血海
帶脈:約束縱行軀干的諸條經脈
陰維脈:調節(jié)六陰經經氣
陽維脈:調節(jié)六陽經經氣
陰陽蹻脈:調節(jié)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十五絡脈:
任脈的別絡名鳩尾,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脈的別絡名長強,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布于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
脾之大絡名大包,從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脅部。
十二經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jié)、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于體表,不入內臟。
足三陽經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結于賁(面);足三陰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結于角(頭);手三陰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內上行結于賁(胸)。
血虛證
血虛證是指血液虧虛、臟腑百脈失養(yǎng),所表現的全身虛弱性的證候。形成血虛證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脾胃虛弱,生化乏源;或各種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傷氣耗血;或思慮過度,暗耗陰血;或瘀血阻絡,新血不生;或腸道寄生蟲等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主要臨床表現:面色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經期錯后或閉經,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病機分析:本證以面部、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特征。人體臟腑組織皆依賴于血的儒養(yǎng),血盛則機體得其儒養(yǎng)故肌膚紅潤,身體強壯,血虛則肌膚失養(yǎng),故見面、唇、爪甲、舌皆呈淡白色。血虛則腦髓、目睛失養(yǎng),故頭暈目眩,血虛心失所養(yǎng)則心悸,神失滋養(yǎng)而失眠,經脈、肌肉失其儒養(yǎng)則手足發(fā)麻,脈道失充則脈細無力。女子以血為用,血液不足,經血乏源,故經量少,經色淡,經期錯后甚至閉經不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