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概述|病因病理
【概述】在健康人,特別是成年以后,可以出現輕度脂肪沉著,屬于正常現象,只有當脂肪高度沉著堆積,或者在特殊部位沉著時才是病態,稱為肥胖。不同年齡段的肥胖婦女,其脂肪堆積的部位不一致,如青春期少女的肥胖體型是全身一致性肥胖,即四肢及軀體均勻性地脂肪堆積,而更年期年齡的婦女肥胖體型很特殊,脂肪明顯沉積在腹部。腹部是脂肪庫,經常大吃大喝者,脂肪也主要堆積在腹部。另外還有一些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肥胖”,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腫、肝硬化腹水、慢性腎炎水腫等,這些都是需要鑒別的。引起肥胖的主要病因病理是脾虛水濕和痰瘀留滯體內而致。
【病因病理】1.脾虛痰濕 脾主運化水濕,如脾胃素虛,飲食失節,嗜食油膩和冷飲等高粱厚味之食品,脾胃益虛,不能運化谷食而為內濕或痰濕,聚于軀體,久而軀肢肥胖。
2.脾腎陽虛 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溫煦,脾腎兩虛,濕聚軀體而致肥胖。又因脾腎陽虛,精血衰少,沖任失養,而致閉經或不孕。
3.脾胃燥熱 脾胃素熱,多食多飲,谷食油膩積滯而致肥胖。
4.氣滯痰凝 抑郁日久,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橫逆犯脾,牌失運化水濕功能,痰濕內生,與氣凝滯,留于軀肢而致肥胖。
【診斷】
1.診斷肥胖應參考年齡、身高等因素,臨床上應用:體重(千克)一身高(厘米)一100的公式計算,其正常范圍為士10%,超過20%者稱是肥胖。
2.有肥胖者因明確其原因,如生活飲食習慣、內分泌失調性疾病和內科疾患等,更年期婦女腹部隆起,腰圍明顯增大者,須與盆腔內腫瘤鑒別,以免延誤治療。
邪痹心脈癥狀
關節疼痛微腫,或伴咽痛,胸悶或痛,氣短,自汗,或心悸少寐。舌胖,色紅或黯紅,脈細數或結代。本型見于風濕病累及心臟,出現心臟瓣膜病變者。
證候分析:風寒濕邪,郁而化熱,由表入里,由經絡而臟腑。襲于表則咽痛;滯留經絡則關節腫痛;
痹于心脈,心血失運,則胸悶或痛;邪稽日久,傷陰耗氣,氣陰兩傷,心神失守,則氣短,自汗,心悸,少寐;
舌胖、色紅或黯紅,脈細數或結代,均為邪痹心脈,氣陰兩虛之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