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赤芍功效比較
共同點:
牡丹皮與赤芍二者皆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均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都具有涼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的特點。血熱、血瘀所致的病證均可使用,而尤宜于血熱兼血瘀者(血熱瘀滯者)。二者均常用于:
1.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發斑,口干舌絳等癥。
2.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
3.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4.瘡瘍腫毒。
二者臨床常相須為用。
不同點:
牡丹皮味又辛,清熱涼血之力較強,善于清透陰血分伏熱。又常用于溫病后期,邪伏陰分,津液已傷,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等癥,以及陰虛發熱,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溫邪傷陰,陰虛發熱),常配伍青蒿、鱉甲、知母、生地等藥。
且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而能消內癰,又常用治腸癰初起,發熱腹痛(腸癰腹痛)等癥,常配伍大黃等藥。
赤芍活血散瘀止痛之力較強,血滯諸證赤芍尤為多用。
且本品又兼能清瀉肝火,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等癥。
注意:赤芍反藜蘆,不宜同用。
皰疹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的辨證論治】
1.風熱乘脾
癥狀 以口頰、上顎、齒齦、口角潰爛為主,甚則滿口糜爛,周圍黏膜色紅,疼痛明顯,拒食,煩躁不安,口臭,涎多,或伴發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 疏風清熱,瀉火解毒。
方藥 涼膈散加減。
2.心火上炎
癥狀 舌上、舌邊潰爛,色赤疼痛,煩躁多啼,口干欲飲,小便短黃,舌尖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 清心瀉火。
方藥 瀉心導赤湯加減。
3.虛火上炎讀
癥狀 口腔潰瘍較少,呈灰白色,周圍色不紅或微紅,口臭不甚,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神疲顴紅,口干不渴,舌紅,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治法 滋陰降火,引火歸元。
方藥 六味地黃丸加肉桂。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