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
一、腹痛:約80%--90%有慢性腹痛:部位:多位于右下腹,少數臍周或全腹(牽涉痛);
性質:鈍痛、隱痛或痙攣痛;
特點:餐后誘發或加重→便意→排便→緩解;
機制:胃-結腸反射:腸蠕動加快、腸痙攣 ;胃-回腸反射:回盲瓣松弛,致腹瀉、便后緩解 , 并發腸梗阻時有絞疼、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及蠕動波;
二、大便習慣改變,腹瀉:潰瘍型主要表現。常伴腹疼。每日數次~十數次,糊狀至水樣,一般無膿血便,常在清晨排便,又稱“雞鳴瀉”。如侵犯直腸或乙狀結腸有里急后重;
1 、便秘:增生型為主;
2、腹瀉、便秘交替:腸功能紊表現;
三、腹部腫塊:發生率30%-60%,多見增生型腸結核。潰瘍型腸結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變腸管與周圍組織粘連、或合并腸系膜淋巴結結核,也可出現腹部腫塊。多位于右下腹,較深,相對固定,質中偏硬,表面不平,有壓痛。也可合并腸梗阻。
四、全身癥狀及腸外結核表現:
1、結核毒血癥:多見于潰瘍型,午后低熱(不規則發熱, 弛張熱或稽留熱)、盜汗、乏力、消瘦、蒼白、貧血,重者出現維生素缺乏、脂肪肝、營養不良性水腫。
2、增生型:一般無中毒癥狀及腸外結核、一般情況較好, 無發熱或有時低熱。
3、腸外結核:特別是活動性肺結核, 多見于潰瘍型
結核性腹膜炎的鑒別診斷
一、以腹水為主要表現:
1.腹腔惡性腫瘤: 腹膜轉移癌(男以肝、胃腸道腫瘤,女以卵巢腫瘤為主)、惡性淋巴瘤、腹膜間皮瘤等。認真反復進行腹水細胞學檢查,運用各種影象學手段查找腫瘤原發灶
2.肝硬化腹水;
3.其他: 縮窄性心包炎,布—卡綜合征,胰性腹水,結締組織病,Meigs綜合征,原發性甲低
二、以腹部腫塊為主要表現:
粘連型發病年青,病程長,一般情況好。包塊質地不甚堅硬,B超加穿刺活檢可鑒別,必要時剖腹探查。
1 腹腔腫瘤:多為實質性,無氣體及腸管;
2 炎性腫塊: 闌尾穿孔、克羅恩病等;
三、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1.傷寒:表情淡漠、聽力減退、相對緩脈、時見皮膚薔薇疹,肝脾大。血及骨髓培養可明確診斷。
2.急腹疼:WBC↑:急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WBC↑并肝大:肝膿腫、產褥熱、敗血癥;
四、以腹疼為主要表現:
與外科急腹癥 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腸梗阻、內臟穿孔鑒別。有時需剖腹探察方能明確診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