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痄腮(腮腺炎)的辨證論治
痄腮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辨證以經絡辨證為主,同時辨常證、變證。根據全身及局部癥狀,凡發熱,耳下腮腫,但無神志障礙,無抽搐,無睪丸腫痛或少腹疼痛者,為常證,病在少陽經為主;若高熱不退,神志不清,反復抽搐,或睪丸腫痛、少腹疼痛者,為變證,病在少陽、厥陰二經。
(二)治療原則
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為基本原則。本病治療宜采用藥物內服與外治相結合,有助于腮部腫脹的消退。
(三)分證論治
1.常證
(1)邪犯少陽證
證候:輕微發熱惡寒,一側或兩側耳下腮部漫腫疼痛,咀嚼不便,或有頭痛、咽紅、納少,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散結消腫。
代表方劑:柴胡葛根湯、銀翹散。
(2)熱毒壅盛證
證候:高熱,一側或兩側耳下腮部腫脹疼痛,堅硬拒按,張口咀嚼困難,或有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頭痛,咽紅腫痛,頜下腫塊脹痛,納少,大便秘結,尿少而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代表方劑:普濟消毒飲。
2.變證
(1)邪陷心肝證
證候:高熱,耳下腮部腫痛,堅硬拒按,神昏,嗜睡,項強,反復抽搐,頭痛,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息風開竅。
代表方劑:清瘟敗毒飲、涼營清氣湯。
(2)毒竄睪腹證
證候:腮部腫脹消退后,一側或雙側睪丸腫脹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痛時拒按,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肝瀉火,活血止痛。
代表方劑:龍膽瀉肝湯。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