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方劑
1.十灰散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白藕汁、蘿卜汁、京墨)。
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煨,二薊梔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勢能摧。
功用: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證。
2.咳血方
組成:青黛、瓜蔞仁、海粉、炒山梔子、訶子、(蜜、姜汁)。
方歌:咳血方中訶子收,瓜蔞海粉山梔投,青黛蜜與姜汁丸,咳嗽痰血服之療。
功用: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證(木火刑金)。以咳痰帶血,胸脅作痛,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3.小薊飲子
組成:生地黃、小薊、滑石、木通、蒲黃、藕節、淡竹葉、當歸、山梔子、甘草。
方歌:小薊生地藕蒲黃,滑竹通梔歸草香,涼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熱血淋康。
功用:涼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熱結下焦之血淋、尿血。
4.槐花散
組成:槐花、柏葉、荊芥穗、枳殼。
方歌:槐花側柏荊枳殼,等分為末米飲調,清腸止血又疏風,血熱腸風臟毒療。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行氣。
主治: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
5.黃土湯
組成:甘草、干地黃、白術、炮附子、阿膠、黃芩、灶心黃土。
方歌:黃土湯中芩地黃,術附阿膠甘草嘗,溫陽健脾能攝血,吐衄便崩服之康。
功用:溫陽健脾,養血止血。
主治:脾陽不足,脾不統血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