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外科學》二試精華考點匯總
乳房疾病
1.“男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腎;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所以乳房疾病與肝、胃、腎經及沖任兩脈有密切聯系。
2.觸診:其順序是先觸按整個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觸摸乳房的四個象限:內上、外上、外下、內下象限,繼而觸摸乳暈部分,注意有無血液從乳頭溢出。最后觸摸腋窩、鎖骨下及鎖骨上區域。
3.檢查乳房時間選擇,最好在月經來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穩時期,有病變容易發現。
4.乳汁郁積是乳癰最常見的原因。乳癰治療當以消為貴。
5.乳癰的辨證論治:
氣滯熱壅證——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腫;方藥:瓜蔞牛蒡湯加減。乳汁壅滯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蘆等;腫塊明顯者,加當歸、赤芍、桃仁等。
熱毒熾盛證——治法:清熱解毒,托里透膿;方藥:透膿散加味。熱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銀花、蒲公英等;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等。
正虛毒戀證——治法:益氣和營托毒;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6.乳癖腫塊的形態常可分為:片塊型、結節型、混合型、彌漫型。
7.乳癖的辨證論治:
肝郁痰凝證——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方藥:逍遙蔞貝散加減。
沖任失調證——治法:調攝沖任;方藥:二仙湯合四物湯加減。
8.乳核的辨證論治:
肝氣郁結證——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方藥:逍遙散加減。
血瘀痰凝證——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結;方藥:逍遙散合桃紅四物湯加山慈菇、海藻。月經不調兼以調攝沖任。
9.乳巖的辨證論治:
肝郁痰凝證——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方藥:神效瓜蔞散合開郁散加減。
沖任失調證——治法:調攝沖任,理氣散結;方藥:二仙湯合開郁散加減。
正虛毒盛證——治法:調補氣血,清熱解毒;方藥:八珍湯加減。
氣血兩虧證——治法:補益氣血,寧心安神;方藥:人參養榮湯加味。
脾虛胃弱證——治法:健脾和胃;方藥:參苓白術散或理中湯加減。
10.乳癖、乳核與乳巖的鑒別:
(1)乳癖:好發于30——45歲女性。月經期乳房疼痛、脹大。有大小不等的結節狀或片塊狀腫塊,邊界不清,質地柔韌,常為雙側性。腫塊和皮膚不粘連。
(2)乳核:多見于20——30歲的女性,腫塊多發生于一側,形如丸卵,表面堅實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可推移。病程進展緩慢。
(3)乳巖:發病年齡一般在40——60歲,絕經期婦女發病率相對較高。乳房部出現無痛、無熱、皮色不變而質地堅硬的腫塊,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頭溢血,晚期潰爛,凹如泛蓮。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