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
[神 經]
1、深、淺反射
深反射:
(1)跟腱(踝反射):被檢查者仰臥,髖及膝關節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檢查者左手將被檢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診錘叩擊跟腱,反應為腓腸肌收縮,足向跖面屈曲。
踝陣攣:囑病人仰臥,髖及膝關節稍屈曲,醫師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病人足掌前端,用力向上使踝關節過伸,陽性為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發生節律性收縮。
(2)肱二頭肌反射:被檢查者前臂屈曲90度,檢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檢者肘部肱二頭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診錘叩左拇指指甲,可使肱二頭肌收縮,引出屈肘動作。
(3)膝反射:坐位檢查時,被檢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臥位檢查時,被檢查者仰臥,檢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關節使之屈曲約120度),右手持叩診錘叩膝蓋髕骨下方股四頭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
淺反射:
⑴腹壁反射被檢查者仰臥,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鈍頭竹簽分別沿肋緣下,臍平及腹股溝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內輕劃腹壁皮膚。正常反應是局部腹肌收縮。
⑵角膜反射:囑被檢查者眼睛注視內上方或一側檢查者豎起的食指,避免其直視棉簽,用細棉簽由角膜外緣處輕觸其角膜。正常時可見被檢側眼瞼迅速閉合,稱為直接角膜反射,同時對側也出現眼瞼閉合反應,稱為間接角膜反射。
2、腦膜剌激征
(1)頸強直(頸抵抗):被檢查者仰臥,頸部放松,檢查者左手托被檢查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頸動作檢查。正常可觸及前胸,如下頦不能貼近前胸,上抬時檢查者有抵抗感,且病人感到頸后疼痛,為頸強直。布氏征
(2)Kernig征:被檢查者仰臥,檢查者抬起被檢查者一側下肢,使髖關節屈成直角后,當膝關節也在近乎直角狀態時,檢查者左手按住其膝關節,右手將被檢查者小腿抬高至伸膝,正常人膝關節可伸達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痙攣或疼痛為陽性。
(3) Brudzinski征:被檢查者仰臥,雙下肢伸直,檢查者在右側,右手按于被檢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頭部前屈動作時,觀察雙膝關節是否會有屈曲狀。
3、錐體束病理反射
(1)Babinski巴彬斯基征用竹簽沿患者足底外側緣,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轉向內側,陽性反應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開。
(2)Oppenheim奧本漢姆征檢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檢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2分)檢查時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壓被檢者腓腸肌中部,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1分)用銳器竹簽在被檢查者外踝下方足背外緣,由后向前劃至趾跖關節處,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5)Hoffman霍夫曼征:醫師左手持病人腕關節上方,右手以中及食指夾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關節處于輕度過伸拉,然后拇指迅速彈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伸屈肌受到牽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輕微掌屈反應為陽性。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成績查詢、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