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2013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答疑精選題匯總
1、【方劑學】患者敬某,女,58歲。癥見心下痞滿,惡食懶倦,肢體乏力,大便不調,苔膩微黃,脈滑緩。治宜選用()
A.枳實消痞丸
B.保和丸
C.半夏瀉心湯
D.健脾丸
E.枳實導滯丸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A?
答案與解析:本題答案為A.
枳實消痞丸是治療由于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半夏瀉心湯同有“心下痞”,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謂,今中氣虛弱,寒熱互結,遂成痞證。但枳實消痞丸方中有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以行氣、清熱、苦降為主,宜用于實多虛少,熱重寒輕,而半夏瀉心湯無行氣之功,從“心下痞”癥候表現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側重點不同,病機不同,而此題符合枳實消痞丸證治特點。
故本題答案選A.
2、【中醫外科學】下列何種毒蛇不屬于血循毒類()
A.金環蛇
B.烙鐵頭蛇
C.竹葉青蛇
D.尖吻蝮蛇
E.蝰蛇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A?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A.
金環蛇不屬血循毒而屬于神經毒,屬于前溝牙毒蛇。
故本題答案選A.
3、【中醫婦科學】實施經腹輸卵管結扎術,下列哪項的時期不適宜()
A.正常產后3日內
B.人工流產后同時
C.月經干凈3~7日內
D.剖宮產術同時
E.心臟病產婦在產后24小時內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E?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E.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婦女不宜輸卵管結扎術:
1.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呼吸、泌尿系統感染,內外生殖器感染及皮膚感染等。
2.婦女體質虛弱或有慢性疾病,不能勝任手術者,如產后或流產后大出血、休克、嚴重心臟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等。
3.產后24小時內測腋下體溫有兩次在37.5℃以上者。
4.神經官能癥和對手術顧慮較多的婦女應慎重考慮。
故本題答案選E.
4、【診斷學基礎】原發綜合征的典型表現為()
A.通常位于上野的片狀陰影,中央密度較深,周圍較淡
B.條狀邊緣模糊陰影,由病變區伸向肺門
C.肺門及氣管、支氣管淋巴結腫大
D.原發病灶、肺門淋巴結及結核性淋巴管炎組成的啞鈴狀影
E.兩肺散在斑點狀密度增高影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D?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選D.
本征原名叫原發性組合(primarycomplex)。通常稱為原發綜合征,是指初次感染結核后,在肺內形成原發病灶,所屬淋巴結有炎性腫大,連接兩者間的淋巴管炎,三者在胸片上并存時,稱為原發綜合征。結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發生的原發感染,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病理改變為肺部原發病灶、支氣管淋巴結病灶及原發病灶到局部淋巴結之間的淋巴管炎。X線表現:肺野原發病灶與淋巴結之間有條索狀影相連,此三者構成啞鈴狀的“雙極影”。臨床癥狀多不明顯,低熱、輕咳、食欲減退,稍重者出現不規則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盜汗、疲乏等癥狀。診斷需要臨床表現和X線表現相結合,結核素實驗呈陽性。
故本題答案選D.
5、【傳染病學】關于霍亂,說法正確的是()
A.病原體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和固有層引起病變
B.病原體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癥
C.病原體在腸道內產生的毒素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受體結合致病
D.病原體侵入腸黏膜下層引起黏膜下膿腫
E.由于病原體的過度繁殖,引起菌群失調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C?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霍亂弧菌進入小腸后,依靠鞭毛的運動,穿過粘膜表面的粘液層,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于腸壁上皮細胞上,在腸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經過短暫的潛伏期后便急驟發病。該菌不侵入腸上皮細胞和腸腺,也不侵入血流,僅在局部繁殖和產生霍亂腸毒素,此毒素作用于粘膜上皮細胞與腸腺使腸液過度分泌,從而患者出現上吐下瀉,瀉出物呈“米泔水樣”并含大量弧菌,此為本病典型的特征。霍亂弧菌產生致病性的是內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殺死弧菌,當胃酸暫時低下時或入侵病毒菌數量增多時,未被胃酸殺死的弧菌就時入小腸,在堿性腸液內迅速繁殖,并產生大量強烈的外毒素。這種外毒素對小腸粘膜的作用引起腸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過腸管再吸收的能力,在臨床上出現劇烈瀉吐,嚴重脫水,致使血漿容量明顯減少,血液濃縮,出現周圍循環衰竭。由于劇烈瀉吐,電解質丟失、缺鉀缺鈉、肌肉痙攣、酸中毒等甚至發生休克及急性腎功衰竭。
故本題答案選C.
6、【中醫基礎理論】塞因塞用適用于()
A.食滯腹瀉
B.腸熱便結
C.瘀血閉經
D.脾虛腹脹
E.熱結旁流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D?
答案與解析:本題答案為D.
塞因塞用:是用補益的藥物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因虛而致閉塞不通的真虛假實證。如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脹滿等癥,治療時應采取補脾益胃的方法,恢復脾升胃降之職,氣機升降正常,脘腹脹滿自除。這種以補開塞之法,就是塞因塞用。
故本題答案選D.
7、【中醫診斷學】手足蠕動,瘛疭,舌絳少苔,脈虛證屬()
A.下焦病證
B.營分證
C.中焦病證
D.少陽病證
E.厥陰病證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A?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A.
下焦病證,溫熱之邪侵襲到下焦,出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等病變者為下焦病證。肝腎同源,同處下焦,溫熱之邪劫灼下焦,常表現為肝腎陰傷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于手背,或夜熱早涼,口干,舌燥,神倦,脈虛大;或手足蠕動,心中憺憺大動,舌降苔少,脈虛。病機分析:溫熱之邪深入下焦,腎陰耗損,虛火內擾,故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于手背;溫熱之邪深入下焦陰分,故夜熱早涼;熱邪傷陰則口干,舌燥;神倦,脈虛大為正虛陰傷之象。溫熱之邪損傷陰液,筋脈失養,故手足蠕動;陰液虧損,心失所養則心中憺憺大動;舌降苔少,脈虛為陰液虧損之象。
故本題答案選A.
8、【中藥學】外用內服均能收斂止血的藥物是()
A.白礬
B.雄黃
C.降香
D.蜂房
E.硫黃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A?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A.
白礬經過火燒或熱煅后失去結晶水而成為枯礬,具有驅蟲、解毒、收斂、止血、止痢,生肌長肉等功效。
故本題答案選A.
9、【針灸學】治療急性泄瀉的主穴是()
A.神闕、天樞、足三里、公孫
B.中脘、內關、足三里、合谷
C.天樞、上巨虛、陰陵泉、水分
D.天樞、下脘、上巨虛、關元
E.足三里、中脘、天樞、三陰交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C?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選C.
天樞為大腸募穴,可調理腸胃氣機,上巨虛為大腸下合穴,可運化濕滯,取“合治內腑”之意,陰陵泉可健脾化濕,水分利小便而實大便。
故本題答案選C.
10、【中醫內科學】腰痛的基本病機為()
A.外邪痹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
B.腎精虧虛,腰府失養
C.筋脈痹阻,腰府失養
D.氣滯血瘀,不通則痛
E.腎陽不足,不能溫煦筋脈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C?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腰痛的基本病機是邪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腰府失養。其病性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者多為腎虛或兼氣血不足,標實者多為寒濕、濕熱、氣滯、血瘀內阻。準確的應是筋脈痹阻,腰府失養。
故本題答案選C.
編輯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