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肺主一身之氣?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氣的生成,體現于宗氣的生成。一身之氣主要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構成。宗氣屬后天之氣,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氣相結合而生成。宗氣積存于胸中“氣海”,上走息道出喉嚨以促進肺的呼吸,并能貫注心脈以助心推動血液運行,不定期可沿三焦下行臍下丹田以資先天元氣,故在機體生命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氣是一身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氣的生成關系著一身之氣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不僅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一身之氣的盛衰。肺主一身之氣的運行,體現于對全身氣機的調節作用。肺有節律的呼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肺的呼吸均勻通暢,節律一致,和緩有度,則各臟腑經絡之氣升降出入運動通暢協調。
2.何謂肺為嬌臟?
肺為嬌臟,是對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臟清虛而嬌嫩,吸之則滿,呼之則虛,為臟腑之華蓋;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人,常易犯肺為病;其他臟腑病變,亦常累及于肺。簡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先傷;肺為清虛之臟,清輕肅靜,不容纖芥,不耐邪氣之侵。故無論外感、內傷或其他臟腑病變,皆可病及于肺而發生咳嗽、氣喘、咯血、失音、肺癆、肺痿等病癥。??????
3.怎樣理解肺的宣發、肅降?
肺的宣發與肅降運動,是由肺氣的升降運動來實現的。肺氣的宣發運動,能向上向外布散氣與津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呼出體內濁氣;二是將脾所轉輸來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輸頭面諸竅,外達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發衛氣于皮毛肌腠,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并調節其排泄。
肺氣的肅降運動,能向內向下布散氣和津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氣,并將吸入之清氣與谷氣相融合而成的宗氣向下布散至臍下,以資元氣;二是將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內布散于其他臟腑以濡潤之;三是將臟腑代謝后產生的濁液下輸于腎或 膀胱,成為尿液生成之源。
4.肺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是怎樣的?
包括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在志為憂(悲);在液為涕;與秋氣相通應。
5.為什么說脾為后天之本?
飲食物是人類出生后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生成精、氣、血、津液的物質基礎,而飲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轉輸都由脾所主,脾氣不但將飲食物化為水谷精微,為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將水谷精微吸收并轉輸至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其發揮正常功能,并能充養先天之精,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故稱為“后天之本”。
6.如何理解脾氣主升?
脾氣主升是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具體表現為升清和升舉內臟兩方面生理作用。(1)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脾主升清是指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胃腸道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輸于心、肺等臟,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濡潤全身。(2)升舉內臟:脾主升舉內臟是指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7.如何理解脾喜燥惡濕?
喜燥惡濕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與胃的喜潤惡燥相對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是與其運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開的。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的停聚。若脾氣虛衰,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則痰飲水濕內生,即所謂“脾生濕”;水濕產生之后,又反過來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脾陽不振,稱為“濕困脾”。外在濕邪侵入人體,困遏脾氣,致脾氣不得上升,也稱為“濕困脾”。由于內濕、外濕皆易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所以說“脾喜燥而惡濕”。
8.脾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是怎樣的?
脾在體合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長夏之氣相通應。
9.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包括哪些?
肝氣疏泄,關鍵是調暢氣機。其具體生理功能包括:
(1)促進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代謝:肝的疏泄功能,能調暢氣機,使全身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暢達有序。氣能運血,氣能行津,氣行則血行、津布,故說肝氣的疏泄作用能促進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代謝,使之暢達而無瘀滯。
(2)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和膽汁分泌排泄:脾氣以升為健,胃氣以降為和。脾胃的運化功能,體現在脾胃之氣的升降相因,平衡協調,這與肝氣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關系。因為肝氣疏泄,調暢氣機,有助于脾胃之氣的升降,從而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另一方面,食物的消化吸收還要借助于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因為膽汁是參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膽汁乃肝之余氣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氣疏泄功能的影響。肝氣的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膽汁才能正常的分泌與排泄。
(3)調暢情志:肝氣的疏泄功能,能調暢氣機,因而能使人心情舒暢,既無亢奮,也無抑郁。情志活動,指人的情感、情緒變化,是精神活動的一部分。情志活動分屬五臟,但由心所主。心之所以有主神志的功能,是與心主血脈密切相關的。而血的正常運行,又要依賴于氣機的調暢,因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所以肝具有調暢情志的功能。肝氣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心情舒暢,情志活動正常;若肝氣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氣郁結,可見抑郁不樂,悲憂善慮;若肝氣郁而化火,或大怒傷肝,肝氣上逆,常見煩躁易怒,亢奮激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