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熱之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有哪些?
(1)火熱為陽邪,其性趨上:火熱之性燔灼、升騰,故為陽邪。陽邪侵人,人體之陰氣與之相搏,邪氣亢盛則致人體陽氣病理性偏亢,“陽勝則熱”,故發為實熱性病證,臨床多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癥。
(2)火熱易擾心神:火熱與心相通應,故火熱之邪入于營血,尤易影響心神,輕者心神不寧而心煩,失眠;重者可擾亂心神,出現狂躁不安,或神昏、譫語等癥。
(3)火熱易傷津耗氣:火熱之邪傷人,熱淫于內,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氣隨津泄而致津虧氣耗;另一方面則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傷人體的陰氣,即所謂熱盛傷陰。故火熱之邪致病,臨床表現除熱象顯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陰虧的征象。陽熱太盛,大量傷津耗氣,臨床可兼見體倦乏力、少氣懶言等氣虛癥狀,重則可致全身津氣脫失的氣脫證。
(4)火熱易生風動血:“生風”是指火熱之邪侵犯人體,燔灼肝經,耗劫津液,筋脈失養失潤,易引起肝風內動的病證!皠友敝富馃崛擞谘},易迫血妄行;馃嶂扒址秆},輕則血行加速,甚則可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引起各種出血證,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發斑、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
(5)火邪易致瘡癰: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蝕血肉,發為癰腫瘡疹。
2.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有哪些?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故暑邪為陽邪。暑邪傷人多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洪大等。
(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升”,即升發、向上。暑為陽邪,其性升發,故易上擾心神,或侵犯頭目,出現心胸煩悶不寧、頭昏、目眩、面赤等!吧ⅰ保甘钚扒址溉梭w,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汗出過多,不僅傷津,而且耗氣,故臨床除見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津傷之癥外,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甚則氣津耗傷太過,清竅失養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彌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其臨床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癥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四肢困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滯癥狀。
3.癘氣的致病特點有哪些?
(1)發病急驟,病情危篤:一般而言,由于癘氣多屬熱毒之邪,其性疾速,而且常挾毒霧、瘴氣等穢濁之邪侵犯人體,故其致病比六淫更顯發病急驟,來勢兇猛,變化多端,病情險惡。因而發病過程中常出現發熱、擾神、動血、生風、劇烈吐瀉等危重癥狀。
(2)傳染性強,易于流行:癘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可通過空氣、食物等多種途徑在人群中傳播。當處在癘氣流行的地域時,無論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凡觸之者,多可發病。癘氣發病,既可大面積流行,也可散在發生。
(3)一氣一病,癥狀相似:癘氣作用于臟腑組織器官,發為何病,具有一定的特異性,而且其臨床表現也基本相似。
4.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有哪些?
(1)直接傷及內臟:一是七情損傷相應之臟。由于七情分屬五臟,七情反應太過與不及則可損傷相應之臟。如肝在志為怒,過怒則傷肝。二是七情首先影響心神。七情過激傷人發病,首先作用于心神,產生異常的心理反應和精神狀態。三是數情交織,多傷心肝脾。七情內傷,既可單一情志傷人,又可兩種以上情志交織傷人,如憂思、郁怒、驚喜等。數情交織致病,可損傷一個或多個臟腑。如過恐過喜,既可損傷心,又可累腎;郁怒太過,既可傷肝,又可影響心脾。四是易損傷潛病之臟腑。潛病,是指病已經發生但無明顯臨床表現者。潛病之臟腑是指潛病所在的臟腑。七情內傷不僅多損傷心肝脾三臟,而且還易于損傷潛病之臟腑。例如曾患胸痹、真心痛、飧泄、頭痛等病證的患者,雖臨床癥狀已經消失。但遇有情志刺激,最易出現原先所患病證的臨床癥狀。
(2)影響臟腑氣機:如《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3)多發為情志病證。
(4)七情變化影響病情:七情變化對病情具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復。二是加重病情。
5.過勞包括哪些內容?
過勞,包括勞力過度、勞神過度和房勞過度三個方面。
(1)勞力過度,又稱“形勞”。指較長時間的過度用力,勞傷形體而積勞成疾,或者是病后體虛,勉強勞作而致病。勞力太過而致病,其病變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過度勞力而耗氣,損傷內臟的精氣,導致臟氣虛少,功能減退。二是過度勞力而致形體損傷,即勞傷筋骨。久而積勞成疾。
(2)勞神過度,又稱“心勞”。指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勞神而積勞成疾。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故用神過度,長思久慮,則易耗傷心血,損傷脾氣,以致心神失養,神志不寧而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和脾失健運而納少、腹脹、便溏、消瘦等。
(3)房勞過度,又稱“腎勞”。指房事太過,或手淫惡習,或婦女早孕多育等,耗傷腎精、腎氣而致病。若房事不節導致腎精、腎氣耗傷,則根本動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