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1.天癸:天癸是腎中產生的一種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物質。
2.妊娠惡阻:妊娠早期,反復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厭食,甚則食入即吐者,稱為妊娠惡阻。
3.臟躁:臟躁是婦人精神憂郁,情志煩亂,無故悲傷,苦笑無常,呵欠頻做,不能自控者稱為臟躁。
4.崩漏: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者,稱為崩漏。
5.胎動不安:妊娠期間,出現腰酸腹痛,小腹下墜,伴陰道少量出血者,稱為胎動不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月經_是女子青春期發育成熟的主要標志。
2.《達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_睡忍痛、慢臨盆。
3.沖任為病往往是通過_調補肝腎_來體現調理沖任的。
4. 月經先期伴月經過多,若未能及時治療,可進一步發展為_崩漏。
5. 月經先后無定期的病機主要是_氣血不調、沖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
6. 月經過多是指_月經量明顯增多 、經期持續超過7天,總量亦增多者。
7. 崩漏的病機是_沖任損傷,不能固攝經血。
8. 女子年逾18歲,月經尚未來潮者,稱為_原發性閉經。
9.月經不調主要是指_周期、經量_的改變。
10. 痛經的治療原則是_通調氣血。
11.妊娠病的治療原則是_治病與安胎_并舉。
12.缺乳的病機為_化源不足、乳汁運行受阻_。
三.簡答(每題5分,共10分)
1.簡述產后病的診斷除運用四診八綱外還要注意哪三審?
答:診斷產后病除運用四診八綱外還要注意三審。先審下腹痛與不痛,以驗惡露有無停滯;次審大便通與不通,以驗津液之盛衰;三審乳汁行與不行,以及飲食的多少,以察胃氣的盛衰。
2. 崩漏的治療原則及治療崩漏常用的方法。
答:崩漏的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塞流、澄源,復舊。塞流,即是止血,是止崩的首要方法,以防發生虛脫。但止血方法,還須視其寒、熱、虛、實,分別施治,不可專用固澀。澄源,就是求因,即正本清源的意思,一般用于止血后或出血較緩時,以鞏固療效,這是治療崩漏的重要一環。塞流、澄源兩法常同時應用。復舊,即調理善后。用于血止之后,以鞏固療效,重建月經周期。對于青春期的患者,宜補腎氣益沖任為主;對于育齡期的患者,重在疏肝和脾以調理沖任;對更年期的患者,則主要補脾滋腎以調固沖任?傊,對于崩漏三法靈活運用,崩時塞流為主,兼以澄源;漏時澄源為主,佐以塞流;血止后復舊為主,不忘澄源。
四.病例分析(共15分)
仲某,女,20歲,學生。行經腹痛5年。患者4歲月經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經前1周即出現胸脅乳房脹痛?淘\正值行經第一天,量不多,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伴急躁易怒乳房脹痛,舌紫暗,脈弦。(要求:寫出:診斷、證型、辨證分析、病位、病機、治法、方藥)
答:本病為痛經、證屬氣滯血瘀,因患者平素性情抑郁,肝氣郁結,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經不利,故胸脅乳房脹痛,沖、任及胞脈郁滯不通,故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行不暢,故量不多,氣滯血瘀,故經色紫暗有血塊,氣郁而化熱,故急躁易怒,舌紫暗,脈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病位:在胞宮,病機:為沖任不暢,胞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診斷:痛經
辨證:氣滯血瘀
治法:行氣活血,理氣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桃仁10g 當 歸10g 川 芎10g 三棱10g
莪術10g 五靈脂10g 烏 藥10g 香附12g
元胡15g 赤 芍15g 益母草15g 血竭2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