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閉經:女子年逾18歲月經尚未來潮,或已行經又中斷6個月以上者,稱為閉經。
2 異位妊娠:異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宮腔以外著床發育者。
3 滑胎:滑胎是指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者,稱為滑胎。
4胞阻:胞阻是指妊娠期間,出現以小腹部疼痛為主的病證。
5 臟躁:臟躁是指婦人精神抑郁,情志煩亂,無故悲傷,哭笑無常,呵欠頻作者
二.填空
1.第一首治療婦科疾病的方劑是四烏賊骨——蘆茹丸。
2.《達生篇》中提出的臨產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臨盆。
3.青春期發育成熟的主要標志是月經來潮。
4.治療婦科疾病常用的內治法有滋腎補腎、疏肝養肝、健脾和胃、調理氣血、解毒殺蟲。
5.月經病的治療原則是調經以治本。
6.月經后期伴月經量少,進一步發展可發展為閉經。
7.月經先期的治療原則是清熱益氣、固沖任。
8.妊娠惡阻的主要機理是沖氣上逆、胃失和降。
9.痛經的治療原則是通調氣血。
10.娠病的治療原則是治病、安胎并舉。
11.缺乳的病機為化源不足、肝氣郁滯。
三.簡答題
1.月經產生的機理
答:月經產生的主要環節是:腎氣—天癸—任通沖盛—血溢胞宮,月經來潮。女性14歲左右,隨著腎中精氣的充盛,天癸逐漸成熟,并通過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經的來潮,而天癸是隨著腎氣的盛衰而變化的,所以腎氣盛在月經產生的機理中起主導作用。天癸是促使月經產生的重要物質,天癸自腎中化生泌至,并對沖任發揮重要生理作用。任脈通,是指任脈在天癸的作用下,所司精、津、血、液充沛流暢。沖脈盛,即天癸通于沖脈,沖脈在天癸的作用下,廣聚臟腑經絡之血,使血海盛大滿盈。
2.崩漏的治療原則及常用的治療方法
答:崩漏的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塞流、澄源,復舊。塞流,即是止血,是止崩的首要方法,以防發生虛脫。單止血方法,有須視其寒、熱、虛、實,分別施治,不可專用固澀。澄源,就是求因,即正本清源的意思,一般用于止血后或出血較緩時,以鞏固療效,這是治療崩漏的重要一環。塞流、澄源兩法常同時應用。復舊,即調理善后。用于血止之后,以鞏固療效,重建月經周期。對于青春期的患者,宜補腎氣益沖任為主;對于育齡期的患者,重在疏肝和脾以調理沖任;對更年期的患者,則主要補脾滋腎以調固沖任。總之,對于崩漏三法靈活運用,崩時塞流為主,兼以澄源;漏時澄源為主,佐以塞流;血止后復舊為主,不忘澄源。
四.病例分析
范某,女,18歲,學生,1998年月0日出診。主訴經行浮腫2年。患者近2年來,每于經期第2—3天小腹疼痛劇烈,經色暗紅,有血塊,排除血塊及腐肉片樣物后腹痛減輕,伴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惡心嘔吐,經前乳房脹痛,心煩急躁,來診正直經期第2天,小腹疼痛劇烈難忍,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細。
(要求:寫出:辨證分析,病名、診斷,證型,病位,病機、治法,方藥)
答:本病屬痛經,證屬氣滯血瘀,病性屬實證,因瘀血阻滯胞脈不通,不通則痛,故見經期小腹疼痛,色暗紅,有血塊,病證屬實,故痛勢劇烈。排除血塊及腐肉片樣物后氣機暫時得以舒展,故腹痛減輕。陽氣郁閉于里,不能外達,故伴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肝氣郁結,肝經不利,故見經前乳房脹痛,舌暗有瘀斑,脈弦細,均為氣滯血瘀之象。病位:胞宮。
診斷:痛經(氣滯血瘀)
治法: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桃 仁10g 當歸10g 川芎10g 三棱10g 莪術10g
五靈脂10g 烏藥10g 香附12g 元胡15g 赤芍15g
益母草15g 血竭2g(沖)
相關推薦: